包含秩的词语
- 1、国际经济新秩序: 词语解释⒈ 发展中国家为改变旧国际经济秩序而提出的新国际经济关系的主张。1974年5月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和“行动纲领”;同年12月第二十九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这些文件所体现的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各国对其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主权,改革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金融制度和贸易条件等。
- 2、清秩: 清秩qīngzhì (1) 名义高而没有多少事可做的官 例 宜以南京清秩处之。——《明史》 英 officer who have high name without real power
- 3、左秩:较低的职位。
- 4、租秩: 1.犹租奉。
- 5、资秩:资历和品级。
- 6、中秩: 中级的官职。
- 7、职秩:职位与官俸。
- 8、执秩:主管爵秩的官名。
- 9、有秩:博大﹐无穷。 古代乡官名。汉承秦制﹐乡五千户则置有秩﹐秩百石﹐掌管一乡。
- 10、一秩: 官阶的一级。 古以十年为一秩。
- 11、要秩:要职。
- 12、削秩:犹削职。
- 13、仙秩:仙官。秩,俸禄或品级。
- 14、下秩:谓官职低。
- 15、微秩:指短暂的寿命。
- 16、望秩: 1.谓按等级望祭山川。
- 17、条秩: 条目次第。
- 18、田秩:即田禄。
- 19、天秩: 1.上天规定的品秩等级。谓礼法制度。 2.指君位。 3.爵位﹐俸禄。
- 20、台秩: 1.台省的官职﹑品级。指高位。
- 21、私秩: 1.指古代官吏个人所得的俸禄。
- 22、视秩:比照品级次第。
- 23、使秩:使官的职位。
- 24、上秩: 1.官职的高级品位。亦借指大臣。 2.指一部书的上半部分。
- 25、日秩:指帝王赐给年老官吏的每日膳食。《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陈澔集说:'秩﹐常也。日使人以常膳致之也。'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0
- 繁体秩
- 五笔TRW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禾,失声。本义:聚积)(2) 同本义秩,积也。——《说文》大合百县之秩刍。——《礼记·月令》九十日有秩。——《礼记·王制》故人君御谷物之秩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管子》(3) 又如:秩秩(积聚的样子)(4) 按次序排列天秩有理。——《书·皋陶谟》(5) 祭祀望秩于山川。——《书·舜典》(6) 又如:秩望(望祭,远祭)名词(1) 秩序;次序秩,次也。——《广雅》秩,序也。——《释言》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书·尧典》贱者咸得秩进。——《汉书·谷永传》(2) 又如:秩进(依次进用);秩次(次序,指官阶的高下);秩叙(次序,次第;轮班宿卫的次序);秩然(秩序井然);秩如(条理井然貌)(3) 官吏的俸禄行其秩叙。——《周礼·宫伯》。注:“禄禀也。”而收膳夫之秩。——《左传·庄公十九年》。注:“禄也,调谷也。”官人益秩,庶人益禄。——《荀子·强国》(4) 又如:显秩(高官厚禄);食秩(靠领取薪俸为生);秩服(爵禄与服饰的等级);秩米(官吏的俸食);秩俸(俸禄)(5) 官吏的职位或品级教之防利,委之常秩。——《左传·文公六年》(6) 又如:秩分(官位名分);秩位(犹职位);秩宗(古代掌宗庙祭祀的官);秩望(官位和声望);秩訾(官职与钱财);秩满(官吏任期届满);秩礼(古代辩上下、贵贱之礼)(7) 常态秩,常也。——《尔雅》九十日月秩。——《礼记》。郑玄注:“秩,常也,有常膳。”是曰既醉,不知其秩。——《诗·小雅·宾之初筵》(8) 礼器爵的等级次第行其秩叙。——《周礼·天官·宫伯》衣服礼秩如适。——《左传·庄公八年》天子秩而祭之。——《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量词(1) 十年为一秩。十年已开第七秩,饱食仍安眼。——白居易《思旧》(2) 又如:秩官(常设之官);秩酒(按常规赐与老臣的酒);秩膳(常备精美之食);秩叙(正常的次序);秩薪(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木柴)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