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移的词语

  • 26、带偏移: 增加一偏移量至同一带上的所有样本。
  • 27、风移影动:是明朝散文家归有光《项脊轩志》 中的词。
  • 28、移祸于人: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
  • 29、移情法: 移情法在文学理论中指移情说的应用方法,是写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文学手法,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说法,国学大师王国维称此为境界说,也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 30、移动信号:在铁路众多的信号中,有一种在施工或维修区段设置的信号牌、信号灯,这就是移动信号。
  • 31、物转星移:物换星移 wùhuàn-xīngyí 景物变更,群星移易。借喻岁月消逝,世事变异
  • 32、星转斗移: 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 33、斗转参移:北斗转向,参星打横。指天快亮的时候。
  • 34、移步易景:移动脚步﹐情景也随之变换。形容景色变化多端。比喻逐步起着变化。
  • 35、步移景异: 也叫“移步换景”。这是一种写作技法,随着人的立足点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随之改变。
  • 36、特性转移: 在同一环境中有两种以上在生态和生殖方面相似的物种时,由于自然选择使得物种的形态特征发生改变的过程。
  • 37、俗易风移: 《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晋书·儒林传》:“是知俗易风移,必由上之所好,非夫圣明御世,亦无以振斯颓俗矣。” 【名称】俗易风移【拼音】sú yì fēng yí【解释】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出处】《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例】《晋书·儒林传》:“是知俗易风移,必由上之所好,非夫圣明御世,亦无以振斯颓俗矣。”
  • 38、迁移性: 【解释】: 动物在一定范围或一定距离内进行迁移的习性。动物的迁移性与生存条件变化或发育周期性等因素有关。                
  • 39、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40、江山可改,本性难移: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 41、日转星移:原指天上的太阳和星星都每天不断变动位置转来转去,后来用来比喻时光飞逝,事物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
  • 42、万物不能移: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阮咸贞素寡欲,深识清浊,~,若在官人之职,必绝于时。 ★《晋书·阮咸传》 万物不能移 (wàn wù bù néng yí)解释:万物都不能改变其本性。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示例:阮咸贞素寡欲,深识清浊,~,若在官人之职,必绝于时。 ★《晋书·阮咸传》
  • 43、万古不移:永远不变的。
  • 44、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汉语成语,读音lǎo guī zhǔ bù làn,yí huò yú kū sāng,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
  • 45、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移:改变。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使之改变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46、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玉娇梨》第十回 【释 义】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出 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47、众难群移:众人心中都有疑难。
  • 48、移刻:一会儿。谓时间短暂。
  • 49、移举:挪动而举起。
  • 50、移情说: 词语解释⒈  西方美学理论之一。初由德国费希尔父子提出,后经里普斯、谷鲁司等人继承发展。认为审美活动,即人把自己的情感移入自然界或无生命对象中,使之具有人的情感,同时人和这种染上主观色彩的对象发生共鸣。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QQ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禾,多声。本义:移秧)(2) 同本义。泛指移植移,禾相倚移也。——《说文》。徐灏注:“ 戴氏侗曰:‘移,移秧也。凡种稻必先苗之而移之,迁移之义取焉,别作。 灏按:禾苗茂密乃移种之。’”(3) 又如:移花(移植花木);移根(犹移植);移种,移莳(犹移植)(4) 假借为“迻”。移动则民不移。——《国语·齐语》。注:“徙也。”弗能移也。——《国语·晋语》。注:’动也。”徐趋皆用是,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礼记》移兵先击。——《史记·魏公子列传》撤兵移营。——《广东军务记》寻移刑部。——清· 张廷玉《明史》移顺天府。——清· 方苞《狱中杂记》(5) 又如:移户(所迁移的民户);移帐(迁徒篷帐);移籍(移居);移垦(迁徙垦荒);移寝(迁徙卧处);移寓(移居,迁居);移步(挪步);移云掩月(喻以假代真,巧加掩饰);移船泊岸(自动迁就);移窠(指婴儿满月时移入他人的房中);移山(移动山岳)(6) 转移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史记》(7) 又如:移奖(把奖赏转移给他人);移茶客人(旧时上海妓院的定例,初次逛院的客人要挑选一个合意的妓女。这种嫖客称“移茶客人”);移商刻羽(移商拨羽。奏出优美动听的曲调);移赃(转移赃物或赃款);移营(转移营地)(8) 变动;改变时位之移人。——清· 周容《芋老人传》世易时移。——《吕氏春秋·察今》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不知几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9) 又如:移天换斗(喻力大谋高,能使天地星辰改变位置);移心(改变心意);移志(改变意志;动心)名词移文,古时官府文书的一种。与牒相类,多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 。如:移会(古代官府文书的一种);移告(移文告假);移知(移文通知);移劾(移文弹劾);移报(移文报告);移复(移文回复);移牒(以正式公文通知平行机关或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