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窟的词语

  • 26、兔窟:兔子的巢穴。亦喻隐居之地。'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之处甚多,避祸有术。 指明月。
  • 27、兔三窟:'狡兔三窟'之省。比喻藏身的地方多,易于避祸。
  • 28、私窟:个人安身的场所。
  • 29、识窟:智识之窟藏处。
  • 30、圣人窟:即傅岩。相传为商代傅说版筑之处。傅说被尊为圣人﹐因有此称。
  • 31、神仙窟:神仙居外。亦用以比喻隐居处或逍遥自在的住所。
  • 32、山水窟: 风景佳胜之处。
  • 33、三窟:三个洞穴。《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
  • 34、乳窟:石钟乳丛生的洞穴。
  • 35、日窟: 日所居之处。
  • 36、丘窟: 传说狐死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丘窟”指家乡。窟,指狐穴。
  • 37、情窟:情欲的魔窟。
  • 38、平民窟:指贫苦人民聚居的地方。
  • 39、贫民窟: 贫民窟pínmínkū (1) 指城市中穷人聚居的地方 英 substandard housing;shum
  • 40、墓窟:墓穴;坟墓。
  • 41、魔窟: 魔窟mókū (1) 妖魔鬼怪的老窝,比喻邪恶势力盘踞之处 英 den of monsters
  • 42、黾窟:蛙洞。
  • 43、麦积山石窟: 在甘肃省天水市东南麦积山。开凿于后秦时期,隋、唐、五代、宋、明、清各代均有修凿。现存窟龛一百九十四个,有造像七千二百多身,壁画1300多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4、马窟:指饮马的积水窟。
  • 45、龙门石窟:我国闻名的石窟之一。分布于河南省洛阳城南伊水入口处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凿,延至唐代,历时四百多年。雕刻刀法圆熟细腻,佛像表情自然生动。
  • 46、龙潭虎窟: 犹言龙潭虎穴。
  • 47、龙窟: 即龙宫。
  • 48、隆窟: 1.特起貌﹐高耸貌。《文选.张衡》﹕"隆窟崔崪﹐隐辚郁律。"李善注引《埤苍》﹕"崛﹐特起也。"一本作"隆窟"。晋郭璞《登百尺楼赋》﹕"瞻禹台之隆窟﹐奇巫咸之孤峙。"一说为山形曲折貌。见高步瀛《李注义疏》引胡绍煐笺证。
  • 49、理窟: 1.义理的渊薮。谓富于才学。 2.指义理的奥秘。
  • 50、离宫别窟: 1.见"离宫别馆"。
  • 拼音
  • 注音ㄎㄨ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WNM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穴,屈声。本义:土穴)(2) 同本义窟,兔崛也。——《说文》。字亦作窟。兔之所息谓之窟。——《小尔雅·广兽》兽穴曰窟。——《通俗文》。按,凡穴土皆曰堀。西厌月窟。——《汉书·扬雄传》昔者先王未有官室,冬则居营窟。——《礼记·礼运》(3) 又如:窟弄(洞;孔);窟窍(窟窿;洞);窟窦(洞空貌);窟宠(窟窿)(4) 洞穴狡兔有三窟。——《战国策·齐策四》(5) 又今君有一窟。(6) 又请为君复凿二窟。(7) 又三窟已就。(8) 又如:石窟;窟穴(洞穴);窟窦(洞穴);窟窖(地窖);:窟居(谓以洞穴为住所);窟穴(动物栖身的洞穴)(9) 指人或物汇集处 。如:赌窟;贫民窟;窟穴(指隐士的住所);窟藏(隐匿之所);窟薮(寄托或藏身之所)动词(1) 穴居;作巢狐兔窟于殿傍。——晋· 潘岳《西征赋》(2) 又如:窟守(穴居不出);窟岩(岩穴);窟穴(做巢;盘踞);窟宅(居住;盘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