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童的词语

  • 76、山童: 山村儿童。 僧道或隐士的侍者。 谓山无草木。参见“山童石烂 ”。
  • 77、三角童: 头挽三髻的童稚。
  • 78、女童:谓少女。 称未成年女子。
  • 79、耆童:即老童。古代神话中的神名。详"老童"。
  • 80、牛童:牧童。
  • 81、内童:一种有毒的药物。
  • 82、门童:年幼未冠的弟子﹑学生。
  • 83、马童:戏曲中扮演马夫的角色。
  • 84、弄童:娈童。指被侮弄的美貌男童。
  • 85、灵童:仙童。 即童真。受过十戒的沙弥。神童﹐聪明的儿童。
  • 86、乐童: 奏乐的童子。
  • 87、老童: 1.也称耆童。古代神话中的神名。
  • 88、经童: 1.金有经童科,其制,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每场十五题,三场共通四十一以上,为中选。见《金史.选举志一》。
  • 89、金童:1.仙童。 2.比喻相貌端正、才识渊博的青年。 3.指天真活泼的男儿童。
  • 90、家童: 家童jiātóng (1) 旧指未成年的仆人 英 minor servant;boy servant
  • 91、奇童:才能优异的儿童。
  • 92、行童: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
  • 93、海童: 传说中的海中神童。
  • 94、还童:恢复青春。
  • 95、丱童:幼童。 指童仆。
  • 96、孤童: 1.孤儿。
  • 97、道童:亦作'道僮'。为修道者执役的童子。
  • 98、传诏童:小太监。
  • 99、重童:犹童童。树木枝叶下垂覆盖貌。
  • 100、搒童: 1.摇船的童子。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JFF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重省声。(qiān),罪。本义:男奴仆)(2) 同本义得童仆贞。——《易·旅》童子执帚。——《仪礼·既夕礼记》小童持斧。——宋· 苏轼《石钟山记》(3) 又如:童奴(仆役);童隶(犹童仆);童仆(家僮和仆人);童妾(婢女;小妾)(4) 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匪我求童蒙。——《易·蒙卦》成童舞象。——《礼记·内则》童寄者。——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微伺其睡。将杀童。持童抵主人所。(5) 又如: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童子科(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童幼(童年;儿童);童角(一种儿童发式);童蒙(指无知的儿童;指童年);童稚(儿童;小孩);童趣(儿童的情趣)(6) 指处女或童男的贞操至期与女俱入房,亲以手去其童。——元·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7) 又如∶童男子(从未接近女色的男子);童真(童贞)(8) 眼珠。通“瞳”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 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汉书·陈用项籍传赞》(9) 又如:童子(瞳人;瞳仁;眼珠)(10) 姓形容词(1) 未成年。亦泛指幼小。如:童牙(幼小);童昏(指年幼无知者);童孩(幼小);童弱(幼小稚弱者);童孙(幼小的孙子);童竖(未成年的宦官);童龀(幼小;童年);童羁(指童年)(2) 愚昧;浅陋。如:童观(幼稚而浅陋的观察);童昧(犹愚昧);童蒙(幼稚愚昧);童昏(愚昧无知);童顽(年幼无知);童稚(幼稚)(3) 面容红艳貌。如:童颜(红润如儿童的容颜);童颜鹤发(4) 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童牛之告。——《易·大畜》(5) 又如∶童牛(无角之牛);童羊(无角的公羊)(6) 山岭,田地无草木。如∶童土(没有草木的土地);童秃(光秃);童阜(光秃的土山);童枯(光秃枯竭);童童(光秃的样子)(7) 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如∶童木(无枝干的树木);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童梁(禾生穗而不实者)(8) 头秃;没有头发。如∶童首(秃头);童颠(秃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