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笃的词语
- 76、力学笃行:笃:忠实,全心全意。刻苦学习并认真的实践。
- 77、荒笃速: 1.慌慌张张。荒,通"慌"。
- 78、慌笃速: 1.犹慌里慌张。
- 79、厚笃笃:形容非常粘稠或厚实。
- 80、骨笃犀: 1.亦作"骨笃犀"。 2.即蛇角。可制器物,亦可供药用。
- 81、的笃戏:的笃班演出的戏。
- 82、打笃磨: 1.亦作"打笃磨"。 2.盘旋;徘徊。
- 83、颤笃速: 1.亦作"颤笃簌"。 2.形容因惊悸而打寒颤﹑发抖。
- 84、颤笃簌: 1.亦作"颤笃簌"。 2.形容因惊悸而打寒颤﹑发抖。
- 85、颤笃笃:因惊恐而身体发抖。
- 86、白笃耨: 1.笃耨香中色白而透明者。产于真腊(今柬埔寨)。为名贵的香料。
- 87、笃志: 笃志dǔzhì (1)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例 笃志学习,孜孜不倦 英 with single-hearted devotion (2) ;忠诚专一的志向
- 88、笃学敦行: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 89、笃信好古:意思是指坚持自己的信仰,喜爱古代的典籍。出自明·刘基《陈司户墓志铭》。
- 90、笃志不倦:笃志:志向专一;倦:厌倦。指学习志趣专一,不知疲倦
- 91、笃行日新:踏踏实实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坚持不懈,让自己每天都有进步。
- 92、笃信不移:深信不疑。
- 93、笃志爱古:专心致志。
- 94、笃厚恭谨: 出自《管子·幼官》,是犹深厚的意思。
- 95、笃学笃行: 是对教育教学方法、学生成长途径的阐释与要求,体现了知行统一的教育思想。
- 96、笃行致远: 注重实践,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言行表里如一。善行而终才能到达成功的目标。
- 97、笃定前行: 有一定的把握的向着目标前进。
- 98、笃定自如: 1.dǔ dìng zi ru。源于吴方言,有把握,从容不迫的意思形容词: 2.有把握;一定,~没问题。
- 99、笃守: 笃守dǔshǒu (1) 忠实地遵守 例 笃守遗教 英 faithfully adhere to
- 100、笃马河: 今山东之马颊河。
- 拼音dǔ
- 注音ㄉㄨˇ
- 笔划9
- 繁体篤
- 五笔TCF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马,竹声。本义:马行迟顿)(2) 同本义笃,马行顿迟也。——《说文》笃癃无家属。——《后汉书·先武纪》。注引《尔雅》曰:“笃,困也。”(3) 又如:笃么(笃笃末末,笃笃寞寞。转来转去,徘徊不前)(4) 忠实,不虚伪朋友不笃,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笃公刘。——《诗·大雅·公刘》尧九男,皆益笃。——《史记·五帝纪》(5) 又如:笃人(忠实厚道的人);笃仁(笃实而仁厚);笃亮(笃实亮直);笃美(笃实美善);笃敏(诚笃而敏锐);笃教(竭诚于教化);笃烈(诚厚刚正)(6) 沉重孙权病笃。——《三国志·诸葛亮传》(7) 又如:笃速速(笃簌簌。发抖、哆嗦的样子);笃疾(疾病沉危);笃剧(指病情沉重危急);笃癃(重或残疾之人);笃患(严重的病患);笃灾(严重的灾害)(8) 厚笃,厚也。——《尔雅·释诂》硕大且笃。——《诗·唐风·椒聊》予嘉乃德,日笃不忘。——《书·微子之命》(9) 专一 。如:笃慎(专心谨慎);笃向(专诚向往);笃重(专一深重);笃习(专一于学习);笃意(专心致意)(10) 切实;确凿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论语·先进》(11) 又如:笃论(确当的言论);笃见(确切的见解)(12) 丰厚 。如:笃生(上天独厚于其人,使生而不同于凡常);笃降(笃生);笃顾(犹厚念);笃雅(厚重典雅);笃睦(淳厚和睦)(13) 〈方〉∶安稳;确定 。如:笃悠悠;笃笃定定(14) 深厚仆道不笃,业甚浅近。——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5) 又如:笃好(交情深厚);笃正(纯厚正直);笃古(纯厚古朴;好古);笃至(深厚到了极点);笃尚(纯厚高尚);笃恭(纯厚恭敬)——象声词。如:笃笃(象声词,马蹄声);笃笃笃(和尚念经时的木鱼敲击声);笃速(马蹄声)副词甚;深 。如:笃好斯文;笃念旧思;笃老(极衰老);笃恨(十分憎恨);笃重(十分严重);笃孝(十分孝顺);笃好(十分爱好);笃切(十分殷切);笃深(十分深厚);笃密(十分亲密,感情深厚)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