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笔的词语
- 51、言笔: 1.口头之辞与书面之辞。
- 52、燕然笔:汉班固为窦宪作《封燕然山铭》,记其功勋。后以"燕然笔"指歌颂战功的文笔。
- 53、银笔:笔管饰银的笔。
- 54、一笔书: 指汉字草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
- 55、一笔锦: 旧传笔算法的一种。其法同珠算,但珠算用珠计数,此则用字记数。每运算一次,即将各数字改写一次。
- 56、一笔画: 中国画法之一种。用笔连绵不断,气脉贯通,故称。
- 57、意到笔随: 词语解释⒈ 指写诗绘画时一旦思绪或构思清晰成熟,即刻可将意境现诸笔端。形容运笔时文思敏捷。
- 58、意笔: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以简练之笔墨勾勒景物的神态,抒发作者的意趣。也叫写意。
- 59、遗笔:犹遗墨。 犹遗嘱。
- 60、意前笔后: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
- 61、引笔:犹挥笔。
- 62、用笔:1.指运用写作技巧。 2.指书画的运笔。
- 63、游戏笔墨:指以游戏态度所写的诗文。
- 64、玉笔: 指宫廷中的珍笔。
- 65、运笔: 运笔yùnbǐ (1) 笔法的运用;动笔 例 悬腕运笔 例 时而搁笔沉思,时而运笔如飞 英 wield the pen
- 66、下笔有神: 见“下笔如神 ”。
- 67、下笔如神: 谓动笔写文章,文思滔滔不绝,如有神力。形容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亦作:下笔有神
- 68、下笔千言:一般用来形容才思敏捷 ,文思泉涌。
- 69、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词语解释⒈ 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 70、下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71、下笔: 下笔xiàbǐ (1) 落笔 英 put pen to paper
- 72、仙笔: 1.形容高超俊逸的诗文。 2.对善书者所用之笔的美称。 3.仙人的笔迹。
- 73、小笔: 较小的毛笔。 指绘画中的小作品。 小数量的(用于款项)。
- 74、信笔: 信笔xìnbǐ (1) 随手书写 例 信笔写来,直抒胸臆 英 write freely
- 75、行笔: 1.中国书法的用笔方法,指笔锋在纸上的运转动作,也称运笔。语本汉蔡邕《九势》:"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2.指行文。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筆
- 五笔TTFN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2) 同本义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7) 笔法。曲笔,伏笔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动词(1) 书写;记载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量词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