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符的词语

  • 126、三珠符: 元代兵符名。
  • 127、瑞符: 1.犹瑞应,符应。
  • 128、入山符: 进山的护身符。道家谓此符可以免灾护身。
  • 129、日符: 谓梦日入怀的瑞应。
  • 130、青符: 1.道教徒用青藤纸画的符箓。
  • 131、青龙符: 1.隋唐时颁发给东方诸州的传信符。
  • 132、钤符: 1.兵书﹐兵法。
  • 133、潜符:暗中相符。
  • 134、前符: 犹言成法。
  • 135、剖符: 犹剖竹。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以竹符为信证,剖分为二,君臣各执其一,后因以“剖符”、“剖竹”为分封、授官之称。
  • 136、平安符: 符咒的一种。迷信说法,认为带上就能刀枪不入,保证平安。
  • 137、呕符: 1.犹抚爱。呕,通"煦"。
  • 138、木符:旧时迷信谓树木呈现祥瑞的征兆。
  • 139、木鱼符: 1.木质鱼形符节。
  • 140、默符:暗相符合。
  • 141、名实相符: 见“名实相副 ”。
  • 142、冥符: 1.默契,暗合。 2.谓神授的符命。
  • 143、门符: 1.即门联。
  • 144、路符:一种通行凭证。
  • 145、録符: 1.即竹使符。为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符信。
  • 146、龙符: 1.即龙节。借指地方长官。 2.指道教符箓。
  • 147、六符:谓三台六星的符验。《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颜师古注:"孟康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后用为称颂朝廷或辅臣之词。
  • 148、詅符:称文拙而好刻书行世的人。
  • 149、灵符: 灵符língfú (1) 有神力的符箓(迷信) 英 spiritual magic figures
  • 150、麟符:亦作'麐符'。 古代朝廷颁发的麟形符节。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WF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2) 符信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门关用符节。——《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若合符节。——《孟子》封皇帝玺符节。——《汉书·高帝纪》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3) 又如:符玺(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宝郎(古官名。即“符玺郎”,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符契(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符传(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门关)(4) 征兆守尔天符。——《答宾戏》。注:“相命也。”以风符应合于天地。——《史记·李武纪》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汉书·刘辅传》(5) 又如:符兆(征兆);符应(天降祥瑞的征兆和人事相应);符表(显露的征兆);符瑞(吉祥的征兆)(6) 符箓,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总不见效。——《红楼梦》(7) 又如:符水。也叫神水。道士用以治病;符壳(道家的符录。亦比喻《金刚经》);符书(符箓)(8) 盖有官府印信、下行公文的一种 。如:符书(官府文书);符敕(敕命文书)(9) 谓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 。如:符文(敕命文书公文);符目(符敕等公文的题签);符帖(简帖)(10) 票证;单据 。如:符验(凭据;证件)(11) 一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 。如:符命(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祥(符兆);符运(犹符命);符历(记录符命的历书)(12) 契约 。如:符儿(借契;字据)(13) 符号 。如:音符;休止符(14) 通“莩”。莩甲。草木种子外皮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史记·律书》(15) 姓动词(1) 符合;相同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史记·货殖列传·序》(2) 又如:符同(符合;相同);符协(符合;相同);符会(符合);符应(符合);符验(证验,符合应验)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