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符的词语
- 151、刻符:秦书八体之一。刻于符节上的文字。
- 152、开心符:道教符名。传说食之能开通心智,故称。
- 153、郡符: 1.郡太守的符玺。亦借指郡太守。
- 154、军符:兵符。古时调遣军队的符节凭证。
- 155、蠲符:免除赋役的凭证。
- 156、九符: 指符箓。
- 157、景符:测量日影的一种仪器。
- 158、金兽符:古代封王侯时所赐的符。
- 159、金鱼符: 1.金质的鱼符。唐代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佩带﹐开元初﹐从五品亦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金制﹐四品以上佩带。见《新唐书.车服志》﹑《金史.舆服志中》。亦省作"金鱼"。 2.辽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
- 160、金符:犹符命。古代谓天赐与人君的符瑞﹐以为受命之凭证。 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铜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
- 161、金字牙符: 1.宋代给有战功将帅的书有金字的牙质符信。
- 162、金虎符: 1.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
- 163、节符: 1.节与符。古代帝王授予使者的信物。 2.节符须双方验合﹐因喻结合密切。
- 164、绛符:道教用以召神驱鬼的红色符箓。
- 165、降符:上天赐予符命。
- 166、简符:官府敕命征调文书。
- 167、记名符: 1.古代儿童佩用的一种迷信物。旧时恐小孩夭折﹐故寄名于神或僧道为弟子﹐并佩戴僧道所画的符箓﹐以辟邪祛祟﹐却病延年。
- 168、计符:计使的符信。
- 169、寄名符: 旧时迷信,恐小儿夭折,常寄名于道观为徒,道士所授之符箓,称寄名符。 迷信者为死后在冥中得到保佑而寄名于神佛作仆役或门徒的凭证。
- 170、吉符: 吉祥的符瑞。
- 171、机符: 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
- 172、火符:即火牌。
- 173、黄金符: 金制的兵符。为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朝廷与将领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 174、黄符: 诏敕。 符箓多黄色,故称。
- 175、换符:谓调任或任满离去。
- 拼音fú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1
- 繁体符
- 五笔TWF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竹,付声。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将用的凭证,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2) 符信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说文》。按,有铜虎符,竹使符,或曰五寸,古用圭璋,其后乃以符代之。门关用符节。——《周礼·掌节》。注:“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若合符节。——《孟子》封皇帝玺符节。——《汉书·高帝纪》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3) 又如:符玺(古代帝王的印章);符宝郎(古官名。即“符玺郎”,掌管皇帝八宝及国家的符节);符契(符券契约一类文书的统称);符传(古代符信之一。用于出入门关)(4) 征兆守尔天符。——《答宾戏》。注:“相命也。”以风符应合于天地。——《史记·李武纪》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汉书·刘辅传》(5) 又如:符兆(征兆);符应(天降祥瑞的征兆和人事相应);符表(显露的征兆);符瑞(吉祥的征兆)(6) 符箓,旧时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神秘文书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总不见效。——《红楼梦》(7) 又如:符水。也叫神水。道士用以治病;符壳(道家的符录。亦比喻《金刚经》);符书(符箓)(8) 盖有官府印信、下行公文的一种 。如:符书(官府文书);符敕(敕命文书)(9) 谓向下属发出命令或通知 。如:符文(敕命文书公文);符目(符敕等公文的题签);符帖(简帖)(10) 票证;单据 。如:符验(凭据;证件)(11) 一种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 。如:符命(上天预示帝王受命的符兆);符祥(符兆);符运(犹符命);符历(记录符命的历书)(12) 契约 。如:符儿(借契;字据)(13) 符号 。如:音符;休止符(14) 通“莩”。莩甲。草木种子外皮甲者,言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史记·律书》(15) 姓动词(1) 符合;相同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史记·货殖列传·序》(2) 又如:符同(符合;相同);符协(符合;相同);符会(符合);符应(符合);符验(证验,符合应验)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