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笺的词语

  • 1、香笺:1.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 2.《香笺 》是2014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2、硃笺: 朱色的笺纸。多用以书写吉庆对联。《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中间悬着一轴百子图的画;两边贴着硃笺的对联。”亦省作“硃笺”。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也……或用硃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 3、泪湿红笺:一种压印图画的红色笺纸。
  • 4、奏笺:汉时向州郡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笺"。
  • 5、子母笺: 谓诗笺彼此酬和往复,犹如青蚨钱之去而复来,因称“子母笺”。
  • 6、郑笺: 1.汉郑玄所作《笺》的简称。郑玄兼通经今古文学,他以《毛传》为主,兼采今文三家诗说,加以疏解。他作《毛诗笺》,谦敬不敢言注,但云表明古人之意或断以己意,使可识别,故曰笺。书出后,《毛诗》日盛,三家诗渐废。 2.泛指对古籍的笺注。
  • 7、云龙笺: 1.以云龙为图饰的纸张。
  • 8、云笺:亦作“云牋”。有云状花纹的纸。
  • 9、玉泉笺:浙江杭州西湖玉泉所产的纸。
  • 10、玉笺: 参见:玉牋 ,玉笺
  • 11、鱼子笺: 古代一种布目纸。产于蜀地。
  • 12、鱼笺:亦作“鱼牋”。 鱼子笺的简称。参见“鱼子牋”。 代称书信。
  • 13、邮笺:书信。
  • 14、吟笺:亦作'吟笺'。诗稿。 指写诗用的纸。
  • 15、瑶笺:亦作“瑶牋”。对书札的美称。
  • 16、雁头笺:唐代文人所喜用的一种优质纸张。因有雁头状暗纹﹐故名。
  • 17、雁素鱼笺:亦作'雁素鱼笺'。 指书信。
  • 18、衍波笺: 1.诗笺名。
  • 19、砑笺: 1.压印有图画的信笺。
  • 20、砑红笺: 1.一种压印图画的红色笺纸。
  • 21、雪浪笺:有隐形波纹的白色宣纸。
  • 22、薛陶笺:薛涛设计的笺纸,是一种便于写诗,长宽适度的笺。此笺原用作写诗作为诗笺,后来逐渐用作写信,甚至官方国札也用此笺,流传。
  • 23、薛涛笺:薛涛设计的笺纸,是一种便于写诗,长宽适度的笺。此笺原用作写诗作为诗笺,后来逐渐用作写信,甚至官方国札也用此笺,流传。
  • 24、杏笺: 1.杏黄色的精美纸张。
  • 25、谢公笺:一种样式的纸。为宋谢景初初创﹐故称。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GR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笺,书也。——《广雅》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孔颖达《毛诗正义》(2)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名词(1) 注释的文字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2)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3)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4)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如:奏笺;《答东阿王笺》(5) 书信的代称 。如:投笺;便笺;手笺(6) 名片;名刺亲友投笺互拜。——明· 田汝成《熙朝乐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