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笺的词语
- 76、便笺薄: 1.便条。
- 77、硃笺纸: 朱色的笺纸。多用以书写吉庆对联。《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中间悬着一轴百子图的画;两边贴着硃笺纸的对联。”亦省作“硃笺”。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也……或用硃笺,或用红纸,惟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 78、表笺之祸: 说如果皇帝的名字为两个字,使用此二字中的任何一个字无需避讳,也无需避讳皇帝名字的同音字。
- 79、鱼笺雁书: 泛指书信。
- 80、桃花笺纸: 即桃花纸。
- 81、朱笺纸: 1.朱色的笺纸。多用以书写吉庆对联。
- 82、蛮笺象管:高丽或蜀地所产的纸与象牙管的笔。泛指名贵的纸笔。
- 83、金笺奏曲:宋乐史《序》﹕"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辞》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后以"金笺奏曲"为词臣因文才得到宠幸之典。
- 84、笺言:规劝,告诫 现意为信上的话。
- 85、笺啓:下达上的笺记和书启。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绍兴 中,有贵人好为俳谐体诗及笺启……后生遂有以为工者。”
- 86、笺注: 笺注jiānzhù (1) 古籍的注解 英 annotation;notes and commentaries on ancient texts
- 87、笺奏:书札﹑奏章。
- 88、笺缯:指书信。
- 89、笺藤: 1.指越中以青藤为原料制成的纸张。
- 90、笺述:犹著述。
- 91、笺花:比喻美妙的词章。
- 92、笺布:古代细布名。即筒中布。
- 93、笺谱:指将印有图画等的华美笺纸归类整理汇编成的簿册。
- 94、笺麻: 1.泛指精美纸张。
- 95、笺札: 参见:牋劄 ,牋札 ,笺札
- 96、笺传:注释﹐解说文义。
- 97、笺训:笺注训释。
- 98、笺修: 1.谓修书致意。
- 99、笺檄: 1.犹笺记。给上级官员的书札。
- 100、笺启:下达上的笺记﹑书启。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1
- 繁体箋
- 五笔TGR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笺,书也。——《广雅》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孔颖达《毛诗正义》(2)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名词(1) 注释的文字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2)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3)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4)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如:奏笺;《答东阿王笺》(5) 书信的代称 。如:投笺;便笺;手笺(6) 名片;名刺亲友投笺互拜。——明· 田汝成《熙朝乐事》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