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笺的词语

  • 101、笺释:犹笺注。
  • 102、笺天: 1.行文以祭告上天。
  • 103、笺简: 1.文书。
  • 104、笺笺:浅小貌。喻见识浅狭。
  • 105、笺纹:印有花纹的信笺。
  • 106、笺素:纸和白绢。泛指信纸。
  • 107、笺表:笺记﹑表章。
  • 108、笺草:文书的草稿。
  • 109、笺探:铨释﹐探讨。
  • 110、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 111、笺香: 1.香木名。
  • 112、笺书:信札﹐文书。
  • 113、笺诉: 1.求告之文;诉状。
  • 114、笺纸: 笺纸jiānzhǐ (1)信笺 英 letter paper;high-quality writing paper
  • 115、笺疏:1.犹笺注。 2.牋疏:章奏;书信。《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牋疏。”《北史·萧大圜传》:“大圜恐谗愬生,乃屏絶人事,门客左右,不过三两人,不妄游狎,兄姊间,止牋疏而已。”《宋史·杨克让传》:“赵普守西洛,府中牋疏,皆希閔所为。”
  • 116、减样笺: 唐代名笺纸,又名“浣花笺”。
  • 117、寄笺:传递书信。
  • 118、笺记: 1.古代文体之一。给长官的书启。
  • 119、浣花笺: 亦称“浣溪牋”。
  • 120、浣溪笺: 亦称“浣溪牋”。
  • 121、画笺:供作画用的精美纸张。
  • 122、华笺: 1.见"华菚"。
  • 123、笺毫: 1.纸笔。
  • 124、毫笺: 毛笔和精美的纸张。借指诗文著作。
  • 125、笺翰: 1.纸笔。 2.书翰。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GR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笺,书也。——《广雅》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孔颖达《毛诗正义》(2)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名词(1) 注释的文字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2)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3)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4)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如:奏笺;《答东阿王笺》(5) 书信的代称 。如:投笺;便笺;手笺(6) 名片;名刺亲友投笺互拜。——明· 田汝成《熙朝乐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