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等的词语
- 1、怨亲平等: 对怨敌和亲人一视同仁,无有厚此薄彼的分别。
- 2、等物候线:来临的地点联接起来的线
- 3、等号车: “等号车”实际上未获购车指标,也未办理汽车登记手续,典当行为其办理机动车典当业务时无法办理质押登记手续,原则上未实现质押权利。
- 4、冷等:山西方言词,行动迟缓,犹豫不决的意思。
- 5、全等:若两个几何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则称这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图形。
- 6、约等:数学中表示相近的数值之间的关系用约等表示。
- 7、略等: 1.差不多;大约相等。
- 8、二等公民:喜剧电影。
- 9、约等号: 约等号用来表示两个数近似相等的符号叫做约等号,常见的写法是“≈”,还有一种写法是等号上面加一点,读作约等于或近似于。
- 10、等持:是对一所缘而平等的平正的保持与安置其心与心所。
- 11、等本等息:等额本息还款法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是固定的,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
- 12、等着:对局的某一局面中具有等待性的一步着法,主要意图是等待有利时机。
- 13、立等可取: 指立刻,马上就能拿到。
- 14、机会平等: 机会平等是指在面对有利的时间情景中,每个人都有能力利用这种有利条件。并且在抓住这种条件的时候不存在先后和不受其他任何人为因素影响。机会平等又称机会均等,是一种理想状态。指的是人们在同样的考试或者面试中具有相同的资格而不会因为外在的客观因素而导致机会的缺失。
- 15、平等权: 中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意指公民同等地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宪法对之最为经典性的表述就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16、着作等身:与身高相等。
- 17、上等货: 品质上乘的货物。
- 18、平等心: 对一切众生爱念相同毫无怨亲的分别。
- 19、动静等观: 事物的动静是相等、相对的。
- 20、等闲观之: 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 21、人人平等:特指在享受待遇或特权方面与他人等同的所有的人生来是平等的。
- 22、无穷递缩等比数列: 当|q|<1时的无穷等比数列a1,a1q,a1q2,…。求它各项之和的公式是s=limn→∞sn=a11-q。
- 23、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词语解释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運動員技術等級制度)[ yùn dòng yuán jì shù děng jí zhì dù ]⒈ 根据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而授予相应等级称号的制度。中国于1958年由国家体委颁布实施,几经修改。现行制度颁布实施于1981年。共分六个技术等级: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以及一级、二级、三级和少年级运动员。
- 24、下等: 下等xiàděng (1) 等级低的,地位卑下的;指低级庸俗、不高雅 英 inferior;low-grade
- 25、三等: 1.三种等级。 2.三层,三级。
- 拼音děng
- 注音ㄉㄥˇ
- 笔划12
- 繁体等
- 五笔TFF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竹,寺声。寺官曹之等平也,寺者,简册杂积之地,寺亦声。本义:整齐的简册)(2) 同本义等,齐简也。——《说文》(3) 等级;辈分士阶三等。——《吕氏春秋·召类》皆陛下故等夷。——《史记·留侯世家》。索隐:“言等辈也。”同名同食曰同等。——《大戴礼记·少间》请自贬三等。——《三国志·诸葛亮传》(4) 又如:优等;等例(等级差别,地位高低的差别);等子(宋代的御林军;标本,样本);等分(等级名分);等外品(质量差,不列入等级的产品);等列(等级品位);等别(等级)(5) 台阶出降一等。——《论语·乡党》(6) 类型;样子爻有等。——《易·系辞》。注:“类也”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元· 关汉卿《窦娥冤》(7) 又如:此等人;等侪,等俦(同类)(8) 戥子 。秤金银和珍贵物品的衡器。如:等子(戥子。小型的秤);等秤(戥子和秤)动词(1) 等同,使一样以等邦国。——《周礼·大宗伯》。注:“犹齐等也。”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注:“同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资治通鉴》(2) 又如:等作(等同;当作);相等;大小不等;等头(齐头,齐等);等伦(同辈;同类的人)(3) 等待,等候父母年年等驾回。——范成大《州桥诗》有个官人请说话,商议些事务,专等,专等。——《水浒传》(4) 又如:等车(候车);等人(等候别人);等米下锅(比喻经济拮据而急需)(5) 推迟 。如:等几天再看(6) 区别等次以等其功。——《周礼·司勋》。注:“犹差也。”然后立乐等。——《礼记·乐记》。注:“差也。”(7) 又如:等列(分等级);等衰,等杀(等差);等务(不同的事务)(8) 衡量 。如:等量(衡量;比较)形容词程度、数量相等等,齐也。——《广雅·释诂四》示有等威。——《左传·文公十五年》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荀子·富国》助词(1) 用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臣等不肖,请辞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 又如:我等;彼等;一干人等(3) 列举后煞尾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史记·项羽本纪》(4) 又如: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5) 表示列举未尽(可叠用)关羽、 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6) 又如:购置笔、纸等副词(1) 一样,同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淮南子·主术》(2) 又如:等夷(等侪。同等地位的人)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