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箕的词语
- 51、箕坐:犹箕踞。两腿张开坐着﹐形如簸箕。
- 52、箕棬:箕﹐簸箕;桊﹐杯桊。泛指家用器物。
- 53、箕风:指大风。
- 54、箕拘:《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以箕自乡而扱之。"孔颖达疏:"以袂拘而退者﹐谓埽时也。袂﹐衣袂也。退﹐迁也。埽时却迁﹐以一手捉帚﹐又举一手衣袂以拘障于帚前﹐且埽且迁﹐故云拘而退。"后因以"箕拘"指执箕清扫。
- 55、箕敛:以箕收取。谓苛敛民财。
- 56、箕舌: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宽广处﹐其状如舌。
- 57、箕业:祖业。
- 58、箕箒妾: 1.亦作"箕箒妾"。 2.持箕帚的奴婢﹐借作妻妾之谦称。
- 59、箕巫:指卜筮之事。
- 60、箕箒之使: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 61、箕踵:簸箕的底部。箕底前宽后狭﹐用以喻相似之物。
- 62、箕倨: 箕倨jī jù (1) 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箕,名词作状语 例 箕倨而骂。——《战国策·燕策》 例 箕倨乾明佛殿。——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英 sit on the floor with one's legs stretched out
- 63、箕会:犹箕敛。
- 64、箕箒女:持箕帚之女。谦称自己出嫁的女儿。
- 65、箕山之风:隐士的风范。
- 66、箕濮情:隐居遁世的情怀。
- 67、箕引裘随: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之业。
- 68、箕卜:吴中古俗﹐每岁正月灯节﹐取筲箕饰以女装﹐插箸为口谓之箕姑﹐令二童子夹扶之﹐使书沙盘﹐以占吉凶﹐称为箕卜。
- 69、箕仙:神仙名。古时迷信﹐传说能为巫觋等所召请﹐可卜问吉凶等事。
- 70、箕帚之使: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 71、箕扫:犹箕帚。扫除之具。
- 72、箕服: 1.亦作"箕箙"。 2.箕木做成的箭袋。
- 73、箕山之节:《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后因'箕山之节'谓隐居不仕的节操。
- 74、箕张:谓两旁伸张开去如簸箕之形。
- 75、箕山之志:《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后因'箕山之志'谓隐居不仕的节操。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14
- 繁体箕
- 五笔TADW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竹,其声。本义: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2) 同本义箕,簸也。——《说文》以箕自乡而报之。——《礼记·曲礼》。注:“箕去弃物。”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3) 又如:箕帚(簸箕和扫帚。借指家务);箕裘(簸箕和皮袍。借指祖先的事业与遗产);箕舌(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广处,其状如舌);箕敛(以箕收取。苛敛民财)(4) 畚箕。用竹篾、柳条等制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箕,箕帚也。——《广韵》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礼记·曲礼》(5) 又如:箕畚(畚箕);箕帚(畚箕与扫帚);箕扫(箕帚。扫除之具);箕扫(指执箕清扫);箕帚妾(持箕帚的奴婢,借作妻妾之谦称)(6) 指纹形状之一种 。如:箕斗(人手上的指纹,分簸箕纹和罗斗纹。簸箕形的叫箕,螺旋形的叫斗)(7) 星宿名 ,指箕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小雅·大东》(8) 又如:箕尾(二十八宿之一,青龙七宿的末一宿);箕水豹(二十八宿中的箕宿星)(9) 姓。如:箕子(商代贵族,封于箕。曾劝谏纣王,被纣王囚禁。说见下)动词(1) 箕踞 。古人席地而坐,伸开两腿坐着,形状如簸箕坐毋箕。——《礼记·曲礼》。疏:“谓舒展两足,状如箕舌也。”(2) 又如:箕张(谓两旁伸张开去如簸箕形);箕坐(箕倨,箕踞。叉开腿坐着)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