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籍的词语
- 201、道籍:道教的典籍。
- 202、传籍:祖上传下来的图籍。指领土。
- 203、楚籍:指西楚霸王项羽。籍,项羽之名。
- 204、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 205、乘籍:史书。
- 206、尺籍: 1.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 2.指军籍。
- 207、朝籍:在朝官吏的名册。
- 208、长籍: 1.长期出入宫殿的凭证。
- 209、不籍: 犹言不劳,不须。籍,通“藉 ”。
- 210、祕籍: 珍贵罕见的,非一般大众能够接触到或耳熟能详的书籍,记忆,实现的技艺或经验等。(同"秘笈")
- 211、白籍:东晋和南朝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
- 212、无籍之徒:无赖汉;游民。
- 213、无籍人: 1.无赖汉。
- 214、文籍先生:称熟悉文献典籍的人。
- 215、他他籍籍: 1.亦作"他他藉籍"。 2.纵横错杂貌。
- 216、输籍法: 1.隋代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利用这一手段,搜刮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 217、阮籍途:喻指令人悲哀的末路。
- 218、人言籍籍:指人们议论纷纷。
- 219、名声籍甚:比喻名声极大。
- 220、军籍勘合:军人的凭证。
- 221、恶籍盈指: 1.犹恶贯满盈。
- 222、籍躝: 1.犹践踏;摧残。
- 223、籍削: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
- 224、籍税:征收租税。
- 225、籍纳:宋时将欠户的产业按高价没入官府折还欠钱谓之籍纳。
- 拼音jí
- 注音ㄐㄧˊ
- 笔划20
- 繁体籍
- 五笔TDIJ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2) 同本义籍,簿书也。——《说文》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掌邦国宾客之体籍。——《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宫观之籍。——明· 顾炎武《复庵记》(3) 又如:籍口(户口);籍戎(编入军籍);籍地(官宦门第);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除籍(于簿籍中除名)(4) 泛指书,成册的著作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梦溪笔谈·活板》由是文籍生焉。——萧统《文选序》(5) 又如:籍图(文籍图书);书籍;古籍;经籍;典籍(6) 代表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街问紫芝。——李商隐《重过圣女祠》(7) 又如:军籍;党籍;外籍;客籍;团籍;队籍(8) 籍贯顷小儿回籍应举。——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宋阳山书》(9) 又如:回籍;原籍(10) 征籍。中国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11) 又如:籍税(征收租税);籍赋(赋税);籍敛(征收田税);籍求(敛取);籍取(敛取;征收);籍兵(征集兵士)(12) 门籍,一种写有当事人姓名的小牌子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汉书·魏相传》(13) 又汉代有事需要出入宫门者,皆有门籍悬于宫门,以备案验动词(1) 登记籍吏民。(籍,登记。登记官吏、人民,就是造花名册、户籍册等。)——《史记·项羽本纪》(2) 又如:籍名(登记籍贯名字);籍没(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籍夫(登记征用民夫);籍田(藉田。古代天子亲耕之田。以所获祭祀宗庙,并寓劝农之意)(3) 没收入官 。如:籍配(籍没和充军);籍略(籍没和强取);籍死(犯罪被籍没致死);籍产(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4) 假借。通“借” 。如:籍甚(有所凭藉而更强大);籍在(依赖,慰藉)形容词杂乱 。如:狼籍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