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类的词语
- 101、人类完美:含义为人类总的完善没有缺陷与不足。
- 102、鸟臀类: 鸟臀目的草食恐龙,腰带结构与鸟类相似,故得名。
- 103、殊方异类:殊方:异域,他乡;异类:指不同品类的事物。泛指异域他乡各种各样不同品类的事物
- 104、薯芋类蔬菜:薯芋类蔬菜是具有可供食用的肥大多肉的块根、块茎的一类蔬菜。
- 105、土壤分类:土壤分类是指根据土壤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系统地认识土壤,通过比较土壤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客观存在的形形色色土壤进行区分和归类,系统地编排它们的分类位置的过程。
- 106、轶类超羣:超过众人和同辈。
- 107、拔类超羣: 拔类超羣bá lèi chāo qún (1)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 英 outstanding;be out of the common run
- 108、超羣拔类: 超群拔类chāoqún-bálèi (1) 超过群体中的多数人,在同类中名列前茅 英 surpassing all others
- 109、羣类:1. 各种生物。《淮南子·本经训》:“优游委从,以养羣类。” 唐张说 《为留守作瑞禾杏表》:“陛下覆翼万方,植生羣类。” 2. 同类的人。 明李贽 《因记往事》:“其才识过人,胆气压乎羣类。”
- 110、莞莞类卿: 莞莞和你很像。
- 111、游禽类:游禽类指的是鸟类的一个生态类群,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
- 112、走禽类:鸟类的一个类群。脚长而强壮,善于行走;翼退化,无飞翔能力。如鸵鸟、鸸鹋等。
- 113、连类引譬:引:援引;譬:比方。援引相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
- 114、引譬援类: 《举证南子·要略训》:“言天地四时而不引譬援类,则不知精微。”
- 115、派生类: 利用继承机制,新的类可以从已有的类中派生。
- 116、爬虫类: 爬虫类是由两栖类演化而来,而哺乳类和鸟类又是由爬虫类演化而来的。现代的龟、鳄鱼、蜥蜴和蛇都是爬虫类。因为两栖类体外受精的卵必须产在水中或潮湿地,才不致干死;然而爬虫类行体内受精,受精卵(俗称蛋)有壳,且具有一层羊膜保护胚胎,因此爬虫类能够在陆地上产卵。有些爬虫类后来演进成哺乳类,另一些爬虫类,演化为鸟类。
- 117、啮齿类: 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各两颗会持续生长的门牙,啮齿目动物必须通过啃咬来不断磨短这两对门牙。
- 118、猛禽类:猛禽类 是鸟类的一个类群。
- 119、分类码: Classification Code,分类码多采用线分类法,形成串、并联结合的树形结构。
- 120、旅游地类型:根据不同标准将旅游地划分出的类型。
- 121、捻螺类: 中文名称 捻螺类英文名称 actaeonellids。
- 122、另类: [英alternative]本义是“另一种(供选择)
- 123、管理类联考:管理类联考
- 124、指类: 归类,依据类型。
- 125、植类:植物的类别。
- 拼音lèi
- 注音ㄌㄟˋ
- 笔划9
- 繁体類
- 五笔ODU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犬,頪(lèi)声。从“犬”,因犬种类最相似。本义:种类)(2) 同本义类,种类相似,惟犬最甚。——《说文》皆守株之类。——《韩非子·五蠹》无法者以类举。——《荀子·王制》壹统类。—《荀子·非十二子》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列子·仲尼》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3) 又亦类此耳。梨栗枣柿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4) 又如:类考(学院的科考);类族(事物因习性相近而形成的类别);类神(迷信占卜名词。六壬课中十二个用来判别吉凶的“十二支神”的总称)(5) 族类吾三番擒之而不杀,诚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也。——《三国演义》(6) 事例;条例举类迩而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7) 通“颣”。缺点,毛病民之生也,辟则愚,闭则类。——《管子·乘马》大者大类,小者则治。——《管子·地员》(8) 古祭名,祭天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书·尧典下》是类是妈祃,是致是附。——《诗·大雅·皇矣》动词(1) 相似;像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左传·庄公八年》不类前人。——《论衡·自纪》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2) 又令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语类楚声。—— 明· 魏禧《大铁椎传》绝类弥勒。——明· 魏学洢《核舟记》(3) 又如:画虎不成反类犬(4) 类比;类推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墨子》(5) 又如:类推(6) 通“戾”。偏,不平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荀子·不苟》副词大抵;大都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走卒类士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