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精的词语

  • 76、用精:专心一意。
  • 77、游精: 1.游神,游心。
  • 78、云精: 1.云气。 2.云母的别称。
  • 79、玉精神: 谓女子的美好神态。
  • 80、玉精: 玉的精英。 道教传说的玉的精液。 人参之别名。 道教称人的精液。
  • 81、月精:神话传说中的月的精灵。亦借指月亮。 月的精华。 称白兔。传说月中有白兔﹐故称。
  • 82、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xiāntiānzhījīng (1) 指肾脏所藏之精,与后天之精相对而言。参见“肾藏精”条 英 congenital assential substance
  • 83、玄精: 黑精,指北方黑帝之神。 元精,道教指人体的精气。
  • 84、玄精石:矿石名。似石膏之类,可入药。
  • 85、星精:犹言星之灵气。
  • 86、心精: 1.心情。 2.心神专一。 3.心思;神思。
  • 87、新时期的创业精神: 词语解释⒈  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江泽民1993年3月31日在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的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认为“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大加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
  • 88、雪精:指白驴或白骡。
  • 89、体大思精: 体大思精tǐdà-sījīng (1) 规模很大,思维严密 例 钱先生的著作,广证博引,体大思精 英 extensive in scope and penetrating in thought;long and precise
  • 90、铁精: 1.铁的精华﹐纯铁。
  • 91、通精: 1.眼睛斜视。 2.犹精通。 3.方言。懂行,在行。
  • 92、铜精: 1.道教所谓的铜的精灵。 2.中医学药名。铜青的一种。
  • 93、土精: 指土星。 人参的异名。
  • 94、三精:谓日﹑月﹑星。
  • 95、散精: 散发精气。
  • 9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词语解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⒈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后用以形容饮食极其讲究。引证解释⒈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引《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膾不厌细。”后用以形容饮食极其讲究。 《镜花缘》第九一回:“少年道:‘食不厌精,膾不厌细。’説的众人个个发笑。”鲁迅 《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国语辞典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 kuài bù yàn xì ]⒈  米麦碾舂得愈精白愈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比喻食品精致,饮食讲究。引《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宋·杨万里〈庸言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而不精可乎?」
  • 97、山渊之精:大山和江河所珍藏的精华。我指璧玉和珍珠。
  • 98、山精: 传说中的山间怪兽。 药草名。术的别名。 药草名。生长年久的何首乌。
  • 9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词语解释⒈  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内容包括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前者有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后者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
  • 100、神精:精神。 犹神情。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OGE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2) 同本义精,择也。——《说文》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食不厌精。——《论语》(3) 又如:精凿(舂过的净米);精粲(精米)(4) 精气祓除其心精也。——《国语·周语》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天地之精。——《吕氏春秋·慎行论》二者用精至矣。——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5) 又如:精秀(精华灵秀之气);精气命脉神(生命与血汗。比喻辛苦);精血(精气和血液);精胆(精气);精耀(精气)(6) 精神;精力人死精亡而形存。——《论衡·论死》(7) 又如:精采(精神,有活力);精舍(学舍、书斋,聚徒讲学的地方);精思(精力和思虑)(8) 精液男女构精。——《易·系辞》(9) 又如:精子;精虫(10) 精灵;灵魂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荀子·赋》精交接以来往兮。——宋玉《神女赋》(11) 又如:精爽(灵魂);精魄(精神魂魄);精胆(魂魄,胆量)(12) 妖怪 。如:精人(巫人);精魅(妖精鬼怪)(13) 指瘦肉 。如:精浇(精肉浇头)(14) 通“菁”。花将击芙蓉之精。——《文选·宋玉·风赋》(15) 通“晶”(16) 星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张衡《东京赋》(17) 日月之光精行四时。——《吕氏春秋·圜道》。高诱注:“精,日月之光明也。”(18) 水晶哀牢国出水精琉璃。——《后汉书·西南夷传》(19) 通“情”(20) 实情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瑕适皆见,精也。——《管子·水地》(21) 性情术顺墨而精杂汙,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荀子·修身》心精好恶,于事验,谓之性。——《潜夫论·梦列》形容词(1) 细致,精密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范晔《后汉书》(2) 又如:精切(精确切当);精造(精工制造);精敏(精细敏捷);精鉴(精细鉴别);精审(精确详实);精的(精确);精备(精密详尽)(3) 纯洁;纯净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4) 又如:精楚(精美,精致漂亮);精比(精纯细密);精真(精粹纯真);精诣(精到。谓学养精粹)(5) 精诚,专一中不精者心不治。——《管子·心术》心意不精。——《淮南子·修务》夫精念存想。——汉· 王充《论衡》(6) 又如:精勤(专心勤奋);精虔(精心虔诚;诚心诚意);精志(至诚的心志);精信(精诚信实)(7) 清朗;光明日月光精。——《汉书·李寻传》(8) 又如:精芒(光芒);精晃晃(形容光亮);精朗(明亮);精全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精剋(廉明克己);精廉(清廉);精息(明白);精色(鲜明的色泽);精沐(清明。清察明审);精尽(明察详尽)(9) 锐利兵精粮多。——《资治通鉴》兵精足用。精兵皆在。——《资治通鉴·唐纪》(10) 又如:精手(精锐的兵卒);精甲(精锐的军队);精劲(精良锐利;精悍勇猛);精勇(精强勇敢;精锐的士兵);精强(精明高强);精刻(精明能干);精乖(聪明乖觉);精记(精明强记)(11) 精妙,隐微奥妙其知弥精。——《吕氏春秋》精思附会。(精思:精妙构思。傅会:即附会,铺排开进行组织结构文章。)——《后汉书·张衡传》(12) 又如:精阐(精妙的阐发);精通;精言(精妙的言辞);精理(精微的义理);精趣(精妙的意趣);精义入神(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副词(1) 甚,很自蔽之精者。——《吕氏春秋·勿躬》。注:“甚也。”(2) 又如:精湿(很湿,湿得很厉害);精熟(十分熟练)(3) 全,皆 。如:精乌账(骂人话。真混账;光胡闹);精攮气(光受气);精打光(精光;全无)动词(1) 深到;精通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习无不精。(2) 又如:精习(精深,熟悉);精博(精深广博);精究(精心研究);精洽(精深广博)(3) 光,袒露着 。如:精加精(浑身精光);精腿(光着的腿);精拳(精拳头。空拳,空拳头)(4) 舂捣使精 。如:精凿(舂去谷物的皮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