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纪的词语

  • 76、寿纪:犹寿数。
  • 77、世纪: 世纪shìjì (1) 计算年代的单位,一百年为一个世纪 例 十九世纪 英 century (2)时代 例 开创一个新的世纪 英 times
  • 78、十纪: 古代传说,自天地开辟,人皇以来,至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七十六万年,分为十纪: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因提、禅通、疏讫。见《广雅•释天》。 十代,十世。 指一百二十年。
  • 79、神纪:神妙的纲纪。
  • 80、上年纪: 上年纪shàng niánji (1) 年岁大,变老 例 人一上年纪,眼睛就容易老花 英 aged
  • 81、山纪: 山麓。
  • 82、丧纪:丧事。
  • 83、女纪: 女子的典范。 古天文学所划分的太阳运行十六所之一,即第十一所,位在西,时在申。
  • 84、人纪:人之纲纪,指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
  • 85、群纪: 1.指各种史书。
  • 86、穷纪: 1.《礼记.月令》:"﹝季冬之月﹞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郑玄注:"言日月星辰运行于此月﹐皆周匝于故处也。次﹐舍也。纪﹐会也。"后因以"穷纪"为农历十二月的代称。 2.全部记载。
  • 87、情纪:情理法纪。
  • 88、遣纪: 1.谓因有事而差遣仆人。
  • 89、前纪: 关于前代历史的记载。
  • 90、谱纪: 1.亦作"谱记"。 2.谱系之记载。
  • 91、偏纪: 1.亦作"偏纪"。唐刘知几谓史书除编年﹑纪传二体外,还有十流。其一为偏纪,是记近事的短篇,如汉陆贾《楚汉春秋》﹑乐资《山阳公载记》等。见《史通.杂述》。 2.犹最忆。
  • 92、鸟纪:传说少皞氏以鸟纪官,以鸟名官。
  • 93、年纪: 年纪niánjì (1) 算年龄或持续时间的十二个月 英 year (2) 年龄,岁数 英 age
  • 94、南纪: 1.《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吴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后因以指南方。 2.即南戒。
  • 95、木纪:旧指木德王朝的世运。
  • 96、暮纪:一年将尽之时。
  • 97、目无法纪:法纪:法律和纪律。心目中没有法律和纪律。形容人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
  • 98、民纪:人民行为的准则。
  • 99、枚纪:记录。枚 : 树干,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又如赴敌之兵,衔
  • 100、伦纪:伦常纲纪。条理。
  • 拼音jì,jǐ
  • 注音ㄐㄧˋ,ㄐㄧ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XNN
  • 五行

基本释义

jì名词(1) 姓(2) 另见jìjǐ名词(1)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2) 同本义纪,别丝也。——《说文》三纲六纪。纪者,理也。——《白虎通》众之纪也。——《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淮南子·泰族训》(3) 开端,头绪纪,绪也。——《方言十》(4) 又如:乱其纪(事情乱了端绪)(5) 要领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6) 纲领;纲纪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7) 又如:纪经(纲常);纪纲(网罟的纲绳。引申为法纪与政纲;治理;管理);纪序(纲纪次序)(8) 法则;准则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吕氏春秋·孟春》(9) 又如:纪法(法律;法规)(10) 纪律 。如:法纪(法度和纪律);军纪;纲纪;党纪(11) 终极 。如:纪极(极限);纪限(极限)(12) 仆人 。如:纪纲(仆人)(13) 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 。如:世纪;中世纪(14) 地质上的分期(长于“世”,包括在一个“代”中) 。如:侏罗纪;二叠纪;石炭纪;寒武纪;震旦纪(15) 十二年的一个时期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 莫愁。—— 李商隐《马嵬》(16) 杂记、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 。如:陕北纪行——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要、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17) 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 。如:《史记·高祖本纪》、《后汉书》(18) 中国古国名 。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19) 姓。如:纪信(公元前?—前204),汉初将军,赵城人。秦末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刘邦乘隙脱逃,纪信即被项羽杀害;纪昌(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动词(1) 处理;治理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上》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2) 又如:纪理(经纪,管理);纪农(治理农事)(3) 通“记”。记录,记载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司马子长纪 黄帝以至 孝武。——《论衡·须颂》咸用纪宗存主。——张衡《东京赋》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罗缕纪存。——清· 袁枚《祭妹文》(4) 又如:纪兴(记录兴致);纪功(记载功绩);纪述(记载叙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