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绶的词语
- 51、墨绶: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后汉书.蔡邕传》:"墨绶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绶"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 52、绶带米: 1.麦芽。可供药用。
- 53、盭绶:诸侯王佩的印绶。色黄而近绿,因用荩草染制,故名。
- 54、印纍绶若:意思是形容官吏身兼多职,权势显赫
- 55、蓝绶:系印纽的蓝色丝带。古代常用丝带的不同颜色,标识官吏的身份和等级。蓝绶表示等级较低的官吏。
- 56、卷绶:卷束绶带。谓官吏辞职。
- 57、绶靖:意思是收复,征服
- 58、锦绶: 1.锦制的绶带。 2.为官员显示身份的标志。
- 59、结绶:佩系印绶。谓出仕为官。
- 60、黄绶:古代官员系官印的黄色丝带。 借指官吏或官位。
- 61、槐绶:三公的印绶。绶,印纽丝带。借指印。
- 62、陈洪绶:陈洪绶(1599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
- 63、黑绶: 1.黑色绶带。 2.古代小官之印常系黑色绶带,故用以指级别不高的官吏。
- 64、弹冠结绶: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 65、冠绶:泛指官吏的服饰制度。冠,礼帽;绶,印绶。
- 66、挂绶:谓辞官。绶,系在印纽上的丝带。
- 67、狗带绶:有狗图形的丝带。
- 68、赤绶:古代官服上系印纽的赤色丝带。
- 69、螭绶:螭纽及系纽的丝带。指官印。
- 70、宝绶:帝王﹑皇后的印玺。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11
- 繁体綬
- 五笔XEPC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糸(mì),受声。本义:丝带。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绶带的颜色常用以标志不同的身分与等级) 同本义绶,绂维也。——《说文》绂谓之绶。——《小尔雅》。按,绶者,组带之大名。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周礼·幕人》。司农注:“组绶所以系帷也。”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礼记·玉藻》古者君佩玉,尊卑有序。及秦,以采组连结于繸,谓之绶。——《董巴舆服志》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汉书·朱买臣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2) 又如:绶带(系印信用的佩带);绶笥(盛印绶的箱箧);绶囊(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绶花(花名。蔓生如绶,故名)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