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缁的词语

  • 26、缁黄:指僧道。僧人缁服,道士黄冠,故称。
  • 27、缁尘:黑色灰尘。常喻世俗污垢。
  • 28、缁流:僧徒。僧尼多穿黑衣,故称。
  • 29、缁素:1.黑和白。 2.指僧俗。僧徒衣缁,俗众服素。
  • 30、缁衣: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 泛指黑色衣服。 《诗·郑风》篇名。 《诗序》谓系赞美郑武公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武公好贤之诗。 僧尼的服装。 引申指佛教。 借指僧人。
  • 31、缁衣丈夫:《史记.龟策列传》:"﹝宋元王﹞召博士卫平而问之曰:'今寡人梦见一丈夫,延颈而长头,衣玄绣之衣而乘辎车……是何物也?'﹝卫平﹞对元王曰:'……玄服而乘辎车,其名为。'"后因以"缁衣丈夫"为龟之别名。
  • 32、缁锡: 1.缁衣锡杖。僧人所用。 2.借指僧人。
  • 33、缁帷:喻林木繁茂之处。
  • 34、脱缁: 1.僧人死亡的别称。僧人服缁﹐故名。
  • 35、缁徒:僧侣。
  • 36、缁叟:老僧。
  • 37、缁染: 1.受污染。
  • 38、削发披缁:剃去头发,身着黑衣。表示出家。
  • 39、披缁削发: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 40、披缁: 出家为僧尼。缁,缁衣,僧尼之服。
  • 41、缁袍: 1.僧衣。借指僧侣。
  • 42、缁湼:亦作'缁湼'。 《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湼而不缁?'后以'缁湼'比喻身处浊世而不污。
  • 43、缁涅:亦作'缁湼'。 《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湼而不缁?'后以'缁涅'比喻身处浊世而不污。
  • 44、涅而不缁: 涅而不缁niè érbùzī (1) 被黑色染液浸过之后也不会变黑。比喻品德高尚,出污泥而不染 英 be soaked in a dark liquid without becoming back
  • 45、缁衲:僧衣。借指僧侣。
  • 46、缁侣:僧侣。
  • 47、缁磷:释义:喻操守不坚贞。
  • 48、不磷不缁: 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语本《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 49、磷缁:比喻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起变化。
  • 50、髡缁: 1.亦作"髠缁"。 2.指僧尼。僧人穿黑衣,故称。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VLG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糸(mì),甾(zī)声。糸,细丝,可以染上各种颜色。本义:帛黑色) 同本义缁,帛黑色也。——《说文》缁衣之宜兮。——《诗·郑风·缁衣》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韩非子·说林下》素衣虽成缁,不为京路尘。——陆游《自小云顶上云顶寺》(2) 又如:缁布(黑色的布帛);缁衣(本为古代用黑色的布帛做的朝服,后借以泛称黑色衣服;僧尼所穿青黑色的衣服);缁林(僧人聚集之处。缁,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名词(1) 僧侣游食缁黄,往来寄宿。——《聊斋志异》(2) 又如:缁锡(僧人);缁子(和尚);缁林(僧界,僧众);缁徒(僧侣)(3) 黑色僧服。亦指僧侣或作僧侣自此更姓改名,削发披缁,去了。——《儒林外史》(4) 又如:缁服(僧服);缁衲(僧衣。借指僧侣);缁锡(僧衣锡杖。僧人所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