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缄的词语

  • 51、缄藏: 封存。
  • 52、缄书:书信。
  • 53、缄封:封闭;封口。 指书信。
  • 54、缄素:古人用缣帛作书,后因称书信为"缄素"。
  • 55、缄口结舌: 闭口不言。
  • 56、缄口: 《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后因谓闭口不言为“缄口”。
  • 57、缄口无言:缄口: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 58、缄口不言: 闭口不说话。
  • 59、缄默: 亦作“缄嘿”。 闭口不言。 沉默寡言。
  • 60、机缄: 机关开闭。谓推动事物发生变化的力量。亦指气数,气运。 犹隐藏,静止。 犹机械。 犹关键。指事物变化的要紧之处。
  • 61、华缄: 1.亦作"华緘"。 2.对他人书信的敬称。
  • 62、缄护:用以存放文书﹑名帖等物的多层书箧。
  • 63、缄翰:书信。
  • 64、封缄:包封、封闭。
  • 65、芳缄:对他人书信之敬称。
  • 66、缄脣:是谓闭口不言。
  • 67、齰舌缄唇: 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
  • 68、缄唇:谓闭口不言。
  • 69、缄愁:谓寄信言别愁相思。
  • 70、缄闭:封闭。
  • 71、缄舌闭口:缄舌:闭着嘴。闭着嘴不说话
  • 72、缄保:犹封存。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XDG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咸声。本义:(捆东西的绳索))(2) 同本義缄,束篋也。——《説文》缄,索也。——《广雅》则必摂缄滕。——《庄子·胠篋》。释文:“绳也。”使客子解篋缄未已。——《汉书·外戚传》。注:“束篋之绳也。”摄缄縢。——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3) 又如:缄縢(绳索)(4) 古代用以固定棺木的绳索 。如:缄绳(捆束棺材的绳索。也作“咸绳”)(5) 信件开缄见手扎,一纸十三行。——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6) 又如:缄书(书信);缄愁(写信給人,倾訴相思之苦);缄題(信函的封端)(7) 量詞。用于信件等装封套之物。即封、件。如:纸书一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