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缨的词语

  • 26、马缨:挂于马颈的带饰。 即马缨花。
  • 27、解缨: 1.解去冠系。谓去官。
  • 28、鹄缨:白色的革带。
  • 29、拘缨: 1.亦作"拘瘿"。 2.传说中的北方古国名。
  • 30、繁缨: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繁,马腹带;缨,马颈革。
  • 31、顿缨:谓挣脱绳索。
  • 32、朝缨: 1.朝冠。缨﹐结冠的带子。
  • 33、长缨: 长缨chángyīng (1) 长绳子,今也比喻革命军队,革命力量 英 long ropes
  • 34、振缨公朝:整理好头冠,入朝处理政事。
  • 35、濯缨濯足: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 36、长缨在手: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37、振缨中朝:犹弹冠。谓出仕。 犹濯缨。谓隐遁。
  • 38、濯缨洗耳:濯缨:洗涤冠缨;洗耳:不愿与闻世事。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
  • 39、结缨伏剑:王陵为汉将。项羽取陵母﹐欲以招陵。有汉使来﹐陵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儿﹐汉王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志﹐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后陵卒从汉王定天下﹐封为安国侯。事见《汉书.王陵传》。
  • 40、簪缨之族: 世代作官的人家。
  • 41、濯缨弹冠: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42、结缨之诈: 外文名Knot tassel of fraud。
  • 43、冠缨索绝:帽带子断了。
  • 44、邹缨齐紫:比喻上行下效。
  • 45、簪缨世族: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 46、簪缨世胄:指世代做官的人家。
  • 47、马缨花: 合欢树的别称。
  • 48、马缨丹: 花名。一名山大丹。
  • 49、缨络之家:所谓缨络,实际上就是将项圈或项链以及长命锁等颈饰融为一体的一种饰物。
  • 50、缨纕:马的颈带与腹带。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XMMV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2) 同本义缨,冠系也。——《说文》鲜冠组缨,绛衣博袍。——《墨子·公孟》正冠而缨绝。——《庄子·让王》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 又如:缨冠(把帽带连同帽子一齐加于头上。形容极为急迫,来不及整束)(4) 彩带,古代女子许嫁时所佩 。亦用以系香囊。如:缨徽(妇女所佩的香囊)(5) 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咸龙旂而繁缨。——张衡《东京赋》。 薛注:“缨,马鞅也。”鞶厉游缨。——《左传·桓公二年》。注:“缨,在马膺前如索帬。”以缨拾矢可也。——《礼记·曲礼下》。注:“缨,缨卷也。”(6) 又如:缨缴(被系有绳子的箭所射中);缨铰(捆绑人的绳子与枷锁。比喻拘限)(7) 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如:红缨;帽缨;缨佩(以缨纽为佩饰);缨蕤(帽子的垂饰);缨徽(妇女所佩带的香囊)动词(1) 缠绕、系牵。通“婴”而不缨垢氛。——谢灵运《述祖德》。 李善注:“缨,绕也。”(2) 又如:缨情(犹系心)(3) 遭受 。如:缨缴(中箭。缴(zhuó):箭上的丝绳。借指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