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缶的词语

  • 1、黄钟毁弃,瓦缶雷鸣: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
  • 2、敲缶: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击打瓦罐。
  • 3、相如缶: 相如缶出自战国时,秦、赵渑池之会,赵大夫蔺相如为了维护赵国尊严,曾迫使秦王击缶。
  • 4、庄缶:战国时庄周之妻死,惠子吊之,庄周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诘之。庄周以为人之生死,是自然之变化,明乎此,则无须为之而悲伤。见《庄子.至乐》。后用为典实。
  • 5、质缶:简朴的小坛子。
  • 6、罂缶: 参见:甖缶 ,罂缶
  • 7、西缶:战国时﹐在秦赵渑池之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赵臣蔺相如以'颈血溅大王'威胁秦王﹐迫使秦王击缶﹐从而为赵雪耻。因秦在西方﹐故称秦王所击之缶为'西缶'。
  • 8、瓦缶: 小口大腹的瓦器。 古代陶土制的打击乐器。
  • 9、土缶: 一种瓦器。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或盛流质,也可用作打击乐器。
  • 10、陶缶:指战国赵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11、木罂缶:亦作'木罂缶'。 用木柙夹缚众罂缻而成的浮渡工具。
  • 12、酒缶:酒坛。
  • 13、击缶:缶,瓦制的盆器,可作为乐器。击缶指敲击瓦盆,以打节拍。
  • 14、黄锺瓦缶: 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 亦作:黄钟瓦釜
  • 15、黄钟瓦缶:意为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
  • 16、鼓缶:敲奏一种瓦质乐器。 指丧妻。
  • 17、拊缶:击缶。
  • 18、抚缶:敲击瓦制乐器﹐作为歌唱时的节奏。
  • 19、击缶而歌:意思是敲击瓦缶唱歌。
  • 20、瓦缶雷鸣: 比喻庸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 21、二缶钟惑:分辨不出缶、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比喻是非不明。
  • 22、二缶锺惑: 谓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 23、药缶钓: 日本妖怪,深夜行走山林,有时会从树上掉下个药缶。
  • 24、西缶雪耻: 比喻折服强敌,为国雪耻。
  • 拼音fǒu
  • 注音ㄈㄡ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M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2) 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盎谓之缶。——《尔雅》贰用缶。——《易·坎》以二缶钟惑。——《庄子·天地》。按,钟聚也。有孚盈缶。——《易·比》。郑注:“汲器。”坎其击缶。——《诗·陈风·宛丘》击瓮叩缶。——《史记·李斯传》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礼记·礼器》(3) 汲水的瓦器具绠缶,备水器。——《左传·襄公九年》(4) ∶一种陶瓷乐器不鼓缶而歌。——《易·离》量词(1) 一种古容量单位,等于十六斗。一说三十二斗薮二有半谓之缶,缶二谓之钟。——《小尔雅》(2) 又如:缶米(一缶的米。即十六斗米)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