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美的词语

  • 76、行为美:行为美是受到社会与论的肯定和赞扬的行为。
  • 77、心灵美:指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美。包括思想意识、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的美。
  • 78、形式美: 词语解释⒈  客观事物在外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美。常相对于内容美而言。其要素是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的物质材料、手段,如语言、形状、线条、色泽等。其法则是形式因素之间的均衡、对称、对比、参差、变幻。其基本规律则是多样统一与和谐。形式美与内容美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各自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在美的创作中既不能否定形式美,也不能离开内容而片面强调形式的美。国语辞典形式美[ xíng shì měi ]⒈  合乎形式法则的美。与描写心情、表现性灵的内容美相对。
  • 79、天不作美: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 80、天公不作美:天公:老天爷。作美:成全。指事情的发展不顺利。
  • 81、通美:谓豁达友善。
  • 82、推美:推崇美德;推重赞美。
  • 83、审美态度: 词语解释⒈  主体对审美对象所持的态度,主要是心理状态。它受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影响,亦受心境、情绪等主观心理因素影响。审美活动要求主体从日常现实生活中脱离出来,保持与实用功利无关的态度。
  • 84、审美观照: 词语解释⒈  指无为而为的审美方式。“观照”一词原意为注视、沉思、期望。审美中引申为审美把握,即超脱功利、凝神观照的态度。它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主动积极的审美感受,是既有思维又有情感的反映和认识,并由这种认识产生情感上的满足和愉悦。
  • 85、审美主体: 词语解释⒈  与“审美对象”相对。指进行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人。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构成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对象只因有审美主体而有审美价值;审美主体在审美中既认识、评价审美对象,又进行能动的创造。
  • 86、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词语解释⒈  中非岛国。在几内亚湾东南部。近赤道。面积996平方千米。人口12.46万(1994年)。首都圣多美。多山地。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农业国。主要产可可。
  • 87、圣多美: 词语解释⒈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首都和港口。人口4万多(1991年)。可可、咖啡、椰干等农产品加工点和出口港。有国际航空站。
  • 88、社会美: 词语解释⒈  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与自然美合称现实美。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
  • 89、生活美: 词语解释⒈  即“现实美”。
  • 90、顺从其美:顺从:随势相依从;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全美事。
  • 91、松美: 松软鲜美。 指松软美丽。徐珂《清稗类钞•植物•一线红丫兰》:“灶山兰有十五萼,色碧玉,花枝开,体肤松美,兰中之魁品也。”
  • 92、人格美: 词语解释⒈  人的品格、品德的美。心灵美的重要方面。标志着人在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方面达到的高度。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
  • 93、人情美:指人际交往中流露出的友爱和感情的美。
  • 94、人体美:人的外形的美。主要包括形体容貌美、姿态动作美、风度气质美等。就人体的自然生成体态而言,人体美属自然美范畴,是自然美的最高表现形态;但就人体美的本质而言,美的人体是通过其外表表现出的人的精神状态的美,所以又带有社会性。
  • 95、人性美: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
  • 96、尼德兰美术: 词语解释⒈  指15世纪初至16世纪尼德兰(即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一带)的美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导,描绘现实生活,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形成独立的学派。创作了一批表现人民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和写实的风景画。代表人物有凡·爱克兄弟等。
  • 97、美国式道路: 词语解释⒈  列宁概括的农业资本主义化的两种方式之一。与普鲁士式道路相对。特点是在小农经济两极分化的基础上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场。以19世纪后半期的美国最为典型,故称。
  • 98、美国联邦调查局: 词语解释⒈  美国刑事调查机构。属于美国司法部。总部设在华盛顿。建于1908年。主要任务是,调查违反联邦政府法律的情况,也可应美国州政府的请求协助警察和刑事调查机构开展工作。
  • 99、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 词语解释⒈  简称“美国航宇局”。美国政府中负责组织和从事航空和宇航科学研究的机构。1958年由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改组而成。任务是:研究和发展航空和宇航科学技术,试验、发射飞行器;实施空间探测计划;协调国内航空和宇航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进行和平利用空间科学的国际合作,交流学术情报等。此外,根据国防部的委托研究航空和宇航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局本部设在华盛顿。编辑出版有《技术报告》、《技术札记》和《技术译文》等。
  • 100、美国废奴运动: 词语解释⒈  美国人民要求废除奴隶制度的运动。19世纪30年代初期,美国各地出现“废奴协会”。后来又成立了全国性秘密组织“地下铁道”,帮助奴隶获得自由。1859年发生废奴主义者约翰·布朗领导的武装起义,促进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 拼音měi
  • 注音ㄇㄟ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GDU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2) 同本义美,甘也。——《说文》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注:“谓甘露醴泉之类也。”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3) 又如:美酒;美甘甘(形容非常甘美或甜蜜);美味(美好的滋味;可口的食品);美食(味美的食品;吃味美的食物)(4) 形貌好看,漂亮美孟姜也。——《诗·鄘风·桑中》美孟弋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5) 又如:美姬(美丽的女子);美眷(美丽的女眷;美人);美色(姣美的姿色);美劭(俊美,秀美)(6) 美好晋侯之美也。——《公羊传·庄公十二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吕氏春秋·慎行》其民愿,其俗美。——《荀子·王霸》芳草鲜美。——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才美不外现。——唐· 韩愈《杂说》(7) 又如:良田美池;美除(好差事,好官职);美缺(有利可图的官职,肥缺);美文(优美的文辞);美姿(美好的姿容);美禄(美好的赏赐;指酒);美才(出色的才学;杰出的人才);美中不足(虽好但还有不足之处);美玉无瑕(比喻完美无缺)(8) 理想尽美也。——《论语》。皇疏:“堪合当时之称。”(9) 又如:美选(理想的人选);美迁(升任理想的职位);美拜(美除、美授。担任好的官位)(10) 〈方〉∶得意,高兴 。如:瞧他这美劲儿;美滋滋(11) 美国的 。如:美军;美元;美吨动词(1) 称美;赞美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2) 又如:美言(嘉言);美刺(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美咏(赞美咏叹)(3) 认为…美;使事物变美,变好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齐民要术·耕田》(4) 又如:美田(使田地肥沃);美政(使政治美善);美俗(使风俗淳美)量词音调的主观单位,等于频率为1000赫的音的音调的千分之一——尤其用于听觉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