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老的词语

  • 151、托老所:托老所,是指近几年来在西欧、日本等国兴建的各种类型的“老人之家”。
  • 152、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 词语解释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 sān shí nián lǎo niáng dǎo bēng hái ér ]⒈  比喻对素所熟习之事一时失手,犯了不该有的错误。引证解释⒈  比喻对素所熟习之事一时失手,犯了不该有的错误。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七:“苗振 以第四人及第。既而召试馆职,一日謁 晏丞相。引晏 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 振 率然答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綳孩子者乎!’”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主人俛首曰:‘作老娘三十年,今日倒綳孩儿,亦復何説!’”
  • 1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词语解释⒈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国语辞典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⒈  (谚语)​年轻力强时不奋发向上,年纪大了便后悔莫及。引《乐府诗集·卷三〇·相和歌辞五·古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绣球·第二六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些秀才们情景。」
  • 154、三老: 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 指国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 指上寿、中寿、下寿。 指清初辽东诗人陈景元、戴亨、长海。 泛指有声望的老人。 柁工。 东汉赤眉农民起义军最高首领的称号。 称三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指不一。 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黄老君。
  • 155、上老:古代对致仕大夫的敬称。
  • 156、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词语解释⒈  俗语。比喻没有出色的人才,差一些的就充当主要角色。
  • 157、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词语解释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⒈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引证解释⒈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引《冷眼观》第十四回:“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亦作“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海婴 已以第一名在幼稚园毕业,其实亦不过‘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而已。”国语辞典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 hóu zi chēng dà wáng ]⒈  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能称王称霸。也作「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引《冷眼观·第一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 158、师老兵破:指用兵的时间太长,兵士劳累,士气低落。
  • 159、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shēng-lǎo-bìng-sǐ (1) 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为人生四大苦事,后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 英 realities if life as birth,old age, illness and death
  • 160、石枯松老: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久。
  • 161、室老:家臣之长。
  • 162、四老:四位老人。指商山四皓。
  • 16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词语解释⒈  岁:年;弥:更加;阴:指茂盛。年岁越老根越壮实,阳光越强,枝叶越显得茂盛葱郁。形容人的阅历越深,经受考验越多,就越坚强。
  • 164、人老心不老:贼心不死 zéixīn-bùsǐ[refuse to give up one’s evil designs ] 比喻坏主意还没有打消。
  • 165、若要好,问三老:若要好,问三老是汉语词汇,拼音是ruò yào hǎo,wèn sān lǎo,解释为如果想办好事情,就要先请教几位有经验的老人。
  • 166、七老会:唐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阳,招请好友九人宴饮,其中胡杲﹑吉皎﹑郑据﹑刘真(一作刘贞)﹑卢真﹑张浑与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
  • 167、七老八十: 七老八十qīlǎo-bāshí (1) 七八十岁。形容人年纪大 例 都七老八十的人了,还是眼不花、耳不聋,十分健壮 英 in one's seventies
  • 168、七老八倒:形容年老体衰。
  • 169、清老: 清新而老练。
  • 170、青山不老:比喻永存。
  • 171、穷老尽气:  形容用毕身的时间精力从事某一学业。
  • 172、破老: 1.毁坏老成人。 2.进入老年。元时以年满六十为破老,可免除丁役。
  • 173、内老板:老板娘。
  • 174、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词语解释⒈  套曲篇名。元代关汉卿作。曲中用诙谐、夸张的语言,描写作者的浪漫生活和多才多艺,表明决不与黑暗现实妥协的决心。作者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显示了狂放高傲的个性。
  • 175、年老: 年老niánlǎo (1) 年纪大的 例 一位虽然年老、但仍旧纤细漂亮的女演员 英 vintage;aged;be advanced in years;be well up in years
  • 拼音lǎo
  • 注音ㄌㄠ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TXB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2)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老,考也。七十曰老。——《说文》七十以上曰老。——《礼记·曲礼》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老冉冉其将至兮。——《楚辞·离骚》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管子·海王》注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3) 又如:老钝(年老迟钝);老家人(老仆人);老院子(老仆人);老丹青(老画家);老行(老年男子);老姐(年老的女仆);老杜(指杜埔。与后来的杜牧相对而言);老羸(年老瘦弱);老口(年老的人;亦指牲口年龄老)(4) 历时长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5) 又如:老工厂,老房子;老亲(多年的或世代的姻亲关系);老晴(天晴得牢,不会很快转阴);老酒(陈年的酒);老桧(老刺柏);老牧(旧称久任地方官者);老相识(相识已久的人)(6) 娴熟,富有经验,阅历深 。如:老辣(老练而有锋芒);老落(成熟,老练);老道(老练);老粉嘴(老驴。即在拉磨时老是偷吃面粉的驴)(7) 厚 。如:老脸皮(老面皮。脸皮厚);老着脸(厚着脸皮);老趼(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8) 大 。如:老大小(偌大;老大的);老汗(大汗);老劲(很大的气力)(9) 排行在最后的我那太公有个老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西游记》(10) 又如:老生女儿(最后的一个女儿);老女儿(最小的女儿)名词(1) 老年;晚年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老妇出门看。——唐· 杜甫《石壕吏》(2) 又独与老翁别。欲言国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3) 又如:老生(老年之人);老况(老年的景况);老耋(老迈)(4) 老年人 。如:男女老幼;敬老院;老儿(老人家);老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先(对年长者的尊称,老先生);老老头(老头儿)(5) 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6) 对老人的尊称。如:老太(老太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老官(尊称年长的人);老底(父亲);老阿妈(女真语称祖父);老郎(对前辈艺人的尊称;教头;老练);老先儿(老先。老先生,对老年男子的尊称)(7) 敬词。多不表示年岁。如:老办(老板);老先生(对年高望重者的敬称);老大人(尊称年老位尊的人);老相公(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老男子的敬称)(8) 自称 。如:老妾(年老妇女的谦称);老媳妇(老妇人的谦称);老爹(自称是对方父亲。詈词)(9) 古时对某些臣僚的尊称(10) 指上公(11) 指上卿(12) 指大夫(13) 指大夫的家臣(14) 指群吏之尊者(15) 指父母或兄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朱熹注:“吾老,谓我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16) 又如:老母(年老的母亲);老子娘(指父母双亲);老亲(年老的父母)(17) 老子及其哲学的省称 。如:老氏(指老子);老生(指老子);老易(老子与周易的并称);老庄(老子与庄子的并称)(18) 姓动词(1) 死的讳称老于户牖之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红楼梦》(2) 又如:老去(死去);老家(指阴间。俗语以“回老家”比喻死亡)(3) 敬爱,敬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指第一个老。)——《孟子》(4) 告老余将致政焉…乃老。——《国语》范武子将老。——《左传·宣公十七年》(5) 变老;衰老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醉汉歌》(6) 衰老;衰颓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7) 又如:老色(衰老之色);老拙(老朽愚拙);老气(暮气);老背悔(老背晦。老胡涂);老货(骂老人的话)副词(1)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一直持续不断发生或时常重复出现,有“经常”、“时常”的意思;有时“老”和“是”连用,有强调的意味 。如:小孩子,别老问这个啊;你老说这些,有啥用!(2) 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很”、“极” 。如:老早;老长;老咎晚(很晚);老大(极,甚。如今俗语老大不愿意、老大不甘心);老咱晚(很晚);老大无成(年岁已很大,毫无建树)(3) 很久 。如:老没见你啊前缀词(1) 加在姓、名和某些称谓的前面。如:哎呀!原来是老弟;老杨,快走哇!(2) 加在兄弟姐妹排行次序上。如:老二去了哪里?;老大还没回来(3) 加在某些动植物名词前面。如:老虎;老鼠;老玉米后缀词代指人(含有轻视意)。也作“佬”。如:庄稼老;外国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