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而的词语
- 26、千夫所指,无病而死: 千夫所指,无病而死是复句式成语,意思是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 27、千夫所指,无疾而死: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 28、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固知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其蔽一也。”
- 29、知而不争:争:争辩。了解是非却不据理力争。形容不坚持原则。
- 30、不比而周: 为君子从不私下勾结而独善其身。
- 31、比而不周:比:勾结。周:团结。指小人为各自的私利彼此勾结,而不是为正义而团结在一起。
- 32、周而复生: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 33、应声而下:解释为随着声音落下来。
- 34、应声而出:随着声音就出来了。
- 35、应运而起: 同“[[应2运而生]]”。
- 36、易衣而出: 为了出门,更换衣裳。形容家境非常贫困的窘相。
- 37、委而去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由委而弃之演变而来。
- 38、张扬而去:不屑一顾,转身而去,形容走得很果断,没有犹豫不决。
- 39、悬而不决: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 40、悬权而动:权衡敌我形势,伺机而动
- 41、一干而尽:一口喝完。
- 42、望而止步:适可而止 shìkě érzhǐ[stop before going too far;never overdo sth ;stop where you reach the limit] 做到适当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你说得太多了适可而止吧
- 43、脱影而出: 颖:尖子。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 44、广义而论: 指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论。
- 45、广而告之:广告,是广而告之的简称,可以泛指一切不针对特定对象的公告,包括公益广告、旅游广告、商业广告等等。
- 46、弹指而过: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47、随性而至:活的潇洒自在,不以外部条件为约束,按照自己的性格行事,一般都有艺术家气质。
- 48、随心而行: 随缘的意思。跟随着自己的目标而前行。
- 49、随心而为: 自己心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 50、随性而为: 根据自己的本性来做事情,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个褒义词,主要强调不做作,真性情。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而
- 五笔DMJJ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而,颊毛也。——《说文》(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2) 表示并列关系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3) 表示递进关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4) 表示承接关系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5) 表示转折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6) 表示假设关系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代词(1) 你;你的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3) 这样,此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助词(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动词(1) 如,好象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