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耨的词语
- 26、笃耨:亦作'笃'。亦作'笃傉'。亦作'笃禄'。香木名。树如杉桧﹐羽状复叶﹐夏日开小花﹐圆锥花序﹐切破其茎﹐则树脂流出﹐香气浓郁﹐名笃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药用。
- 27、火耨刀耕: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 28、刀耕火耨:刀耕火种。
- 29、阿耨达山:即昆仑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等《括地志》﹕"阿耨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耨﹐一本作"傉"。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三﹕"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阿耨达宫也。"一说﹐即冈底斯山﹐在西藏自治区南部。
- 30、鉏耨:鉏和耨。借指耕作。
- 31、锄耨:锄土薅草。 指锄耨后的碎土块。
- 32、阿耨达池:梵语Anavatapta的译音。意译为"无热恼"。池名。唐代称为无热恼池。此池在五印度北﹐大雪山北香山南﹐二山之中。唐玄奘《序》作"阿那婆答多池"。
- 拼音nòu
- 注音ㄋㄡˋ
- 笔划16
- 繁体耨
- 五笔DIDF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耒,从辱。耒,翻土的工具。字本作“辱”,从辰,从寸。“辰”表示蜃的贝壳,古代的耕具,“寸”表示用手操作。“辱”借为“耻辱”字,遂产生“耨”字。本义:锄草,耕作)(2) 同本义人耨必以旱,使地肥而土缓。(以:由于。)——《吕氏春秋》(3) 又如:耨耕(泛指农活)(4) 骂早忘了咒,不记得低低耨。——《翠裙腰·闺怨》(5) 呻吟一个姿情的不休,一个哑声儿厮耨。——《西厢记》名词(1) 钩儿锄,一种锄草的农具释其锄耨而下泪。——贾谊《旱云赋》(2) 〈方〉∶元明戏剧中常见,状男女狎昵之态有耨处散诞松宽着耨,有偷处宽行大步偷,何须把一家苦苦死淹留?——元· 关汉卿《金线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