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耳的词语
- 351、鼠耳巾: 隐士裹头用的头巾。
- 352、鹿耳巾:头巾名。
- 353、谨耳:小耳。
- 354、耳语戒: 耳语传授戒法。
- 355、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jiāo’ěr dìnglǜ (1) 物理学中下列两种陈述中的任一种:(1)电路中任何部分的稳恒电流产生的热量变率与电阻和电流的平方共同地成比例 (2)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依赖于温度,而与体积和压力无关 英 joule's law
- 356、焦耳: 焦耳jiāo ěr 1. 功或能量的绝对米·千克·秒单位制的单位,等于10 7 尔格,或0.2390克卡〔路里〕 英 joule; 2. 功或能量的单位,它等于约1.00017绝对焦耳。
- 357、交头接耳: 交头接耳jiāotóu-jiē’ěr (1) 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英 speak in each other's ears
- 358、朱践耳:朱践耳(1922年10月18日—2017年8月15日 ),男,汉族,本名朱荣实,字朴臣,作曲家,音乐家,安徽泾县人,1922年10月18日生于天津,在上海长大。
- 359、两耳鬼箭:豆科、锦鸡儿属植物。
- 360、蠒耳羊:小耳黄羊。
- 361、检耳镜: 检耳镜也就是窥耳器为检查外耳道和鼓膜常用的器械,形似漏斗,口径大小不一,组成一套,根据患者外耳道直径选用。
- 362、贱目贵耳:谓轻视眼前所见,重视远道传闻。亦比喻舍近求远。
- 363、渐耳:鬼神名。旧时迷信谓其能制伏鬼怪。
- 364、斝耳:古酒器名。玉质。其旁有耳,如今之杯。
- 365、疾雷不暇掩耳: 1.同"疾雷不及掩耳"。
- 366、迅雷不及掩耳: 迅雷不及掩耳xùnléi bù jí yǎn ěr (1) 雷声骤响,来不及捂住耳朵。比喻事情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人防不胜防 英 sudden;as sudden as lightening;sudden peal of thunder leaves no time for covering ears
- 367、捷雷不及掩耳:犹迅雷不及掩耳。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 368、疾雷不及塞耳: 同“疾雷不及掩耳”。
- 369、疾雷不及掩耳: 比喻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
- 370、目击耳闻: 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 371、霍耳效应:将通以电流的金属或半导体样品放在垂直于电流方向的磁场中,在样品的既垂直于电流方向又垂直于磁场方向的两侧面间产生电势差的现象。相同条件下半导体的霍耳效应比金属显著。
- 372、黄耳传书: 指传递书信。 参见:黄耳
- 373、黄耳: 狗的别名。 晋·陆机所饲名犬名。 用黄金或黄铜所制的器物之耳。
- 374、焕耳:犹莞尔。微笑貌。
- 375、缓耳: 1.垂耳。 2.古地名。即儋耳。
- 拼音ěr
- 注音ㄦˇ
- 笔划6
- 繁体耳
- 五笔BGHG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2) 同本义耳,主听也。——《说文》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坎为耳。——《易·说卦》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4) 听觉,听力 。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5) 耳状的东西 。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动词(1) 听到,听说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2) 附耳而语 。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3) 通“佴”。退后,居次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