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耳的词语

  • 201、獐耳细辛: 药草名。即及己。
  • 202、葈耳:即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果实称苍耳子,倒卵形,有刺,易附于人畜体上到处传播,可入药。
  • 203、毋宁死耳: 宁愿死去也不愿意被这样束缚住自由。
  • 204、洗耳翁:指许由。
  • 205、稳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 206、目见耳闻: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 207、嵬眼澒耳:亦作“嵬目鸿耳”。犹言动人观听。
  • 208、嵬目鸿耳: 见“嵬眼澒耳 ”。
  • 209、抓头挖耳:形容竭力思索
  • 210、挖耳罗汉: 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
  • 211、挖耳:掏耳垢用的小勺。又叫挖耳勺。精美的挖耳,旧时也为中老年妇女兼作头饰。
  • 212、挖耳当招: 挖耳当招wā’ěr-dāngzhāo (1) 将别人举手挖耳朵当作招呼自己。比喻期盼迫切时的误会 例 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一夜卧不安稳。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醒世恒言》 英 overanxious for quick results
  • 213、唾耳:犹附耳。
  • 214、豚耳:俗称马齿苋。
  • 215、凸耳: 凸耳tū’ěr (1) 凸出物 英 snug
  • 216、偷耳:形容暗中细听。
  • 217、聤耳:聤耳一般指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
  • 218、贴耳: 1.贴着耳朵。 2.垂着耳朵。驯服顺从的样子。
  • 219、伏首帖耳: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 220、妥首帖耳: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 221、帖耳: 1.耳朵下垂,驯服的样子。 2.贴近耳边。
  • 222、眼跳耳热: 眼皮跳动,耳朵发热。形容惊恐不安。
  • 223、挑耳:挖耳朵。
  • 224、緑耳梯: 1.南唐李从谦乘马采高枝桃花,因自称其马为"緑耳梯"。
  • 225、鼗耳:鼗鼓的旁耳。鼗如鼓而小,有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两耳还自击。
  • 拼音ěr
  • 注音ㄦ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GH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2) 同本义耳,主听也。——《说文》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坎为耳。——《易·说卦》忠言逆耳利于行。——明· 刘基《苦斋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4) 听觉,听力 。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5) 耳状的东西 。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动词(1) 听到,听说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2) 附耳而语 。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3) 通“佴”。退后,居次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