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耸的词语
- 76、劝耸:鼓励怂恿。
- 77、倾耸:惊异。
- 78、耸峭:高耸陡峭。
- 79、峭耸:高耸。
- 80、锵耸:雄辩杰出。
- 81、跂耸:踮脚举首。喻敬仰向往。
- 82、耸企:犹企望。耸﹐通"竦"。
- 83、骈耸:并列耸立。
- 84、耸慕:敬重仰慕。耸﹐通"竦"。
- 85、耸昧:犹昏聩。
- 86、毛发耸然:亦作'毛发耸然'。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
- 87、毛骨耸然: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景象时的恐惧感觉。[近]不寒而栗。[反]面无惧色。
- 88、恐耸詟栗:害怕得发抖。
- 89、铿耸:铿锵卓绝。
- 90、耸峻:高峻。
- 91、耸惧:极其恐惧。耸﹐通"悚"。
- 92、耸跼:惊惧不进貌。耸,通“ 悚 ”。
- 93、迥耸: 1.亦作"迥耸"。 2.高耸。
- 94、耸肩:抬起肩膀。今多表示轻蔑﹑疑惑﹑惊讶等。。
- 95、耸肩缩颈:因恐惧或寒冷而耸着肩膀缩着脖子
- 96、耸肩曲背:高耸双肩﹐弯曲背脊。多形容老态或寒酸貌。
- 97、耸肩缩背:两肩耸起,背脊弯曲。形容衰老的状态。也形容因怕冷而缩做一团的样子。
- 98、架耸:谓造谣惑众。
- 99、耸激:犹激励。
- 100、耸惑:怂恿诱惑。
- 拼音sǒng
- 注音ㄙㄨㄥˇ
- 笔划10
- 繁体聳
- 五笔WWBF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耳,从声。本义:耳聋) 同本义子野听耸, 离朱目眩。—— 马融《广成颂》耸,聋也…生而聋,陈、 楚、 江、 淮之间谓之耸。 荆阳之间及 山之东西双聋者谓之耸。——《方言》。 郭璞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2) 又如:耸昧(既聋又瞎。即昏瞶)动词(1) 高起;矗立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上耸千尺。—— 宋· 沈括《梦溪笔谈》(2) 又如:耸人瞻仰(众人耸立瞻仰);耸秀(高耸秀丽);耸出(高耸突出);耸耳(高起的耳朵;竖起耳朵);耸然(高耸貌);耸峭(高耸陡峭);耸突(高耸突起);耸干(高挺的树干);耸擢(高耸突出);耸耸(竖起貌;挺立貌);耸翠(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3) 比喻出众,不凡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4) 又如:耸壑昂霄(矗立山谷间,高耸入云霄。比喻超拔出众,出人头地)(5) 向上跳;向上动 。如:耸擢(跳跃);耸体(犹耸身)(6) 劝勉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国语·楚语上》。又如:耸恿(劝说);耸劝(劝导;警惕自勉)(7) 通“怂”。怂恿 。如:耸恿(怂恿);耸臾(怂恿);耸踊(怂恿);耸惑(怂恿诱惑);耸踊(怂恿)(8) 惊动;惊惧耸之以行。——《左传·昭公元年》驷氏耸。——《左传·昭公十九年》身耸除洁。——《国语·周语下》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刘禹锡《观柘枝舞》(9) 又如:危言耸听;耸惧(恐惧。即悚惧);耸激(犹激励);耸踊(欢腾)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