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耸的词语

  • 101、赫然耸现: 赫然耸现hèrán-sǒngxiàn (1) 显示出一种给人印象深刻的或夸大的形像 例 意大利人民的政治斗争,赫然耸现在散文小说里 英 loom
  • 102、耸翮:振翅。谓飞翔。
  • 103、耸壑: 1.跳出溪谷。 2.喻出人头地。
  • 104、耸壑凌霄:跳越溪谷﹐直入云霄。喻出人头地。
  • 105、哈耸:坏蛋,不务正业的人。
  • 106、孤耸: 1.突出高耸。 2.形容人品孤高特出,不同流俗。
  • 107、高耸入云:高耸入云出自(刘伯承《回忆长征》),意为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108、危峰耸立:高峻的山峰。
  • 109、斗耸:陡立,耸立。斗,通"陡"。
  • 110、颠头耸脑:点头晃脑。多用以表示赞同﹑赞赏。
  • 111、耸翠: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
  • 112、撺耸: 1.见"撺怂"。
  • 113、矗耸:高耸。
  • 114、耸诚:恭敬真诚。耸﹐通"竦"。
  • 115、巉耸: 1.陡险高耸。 2.形容书法刚劲挺拔。
  • 116、耸膊成山: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 117、耸跸:肃然警跸。耸﹐通"竦"。
  • 118、碧耸耸:形容碧绿而高耸。
  • 119、逼耸:犹高耸。
  • 120、耸拔: 耸拔sǒngbá (1) 高耸挺拔 例 群峰耸拔 英 tall and straight
  • 121、耸壑昂霄:跳越溪谷﹐直入云霄。喻出人头地。
  • 122、昂耸: 高耸。
  • 123、昂霄耸壑:昂:高;壑:峪。高出霄汉,耸立山壑。形容才能杰出,建树宏大功业。也形容志气高昂,胸怀广阔。
  • 拼音sǒng
  • 注音ㄙㄨㄥ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WBF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耳,从声。本义:耳聋) 同本义子野听耸, 离朱目眩。—— 马融《广成颂》耸,聋也…生而聋,陈、 楚、 江、 淮之间谓之耸。 荆阳之间及 山之东西双聋者谓之耸。——《方言》。 郭璞注:“言无所闻常耸耳也。”(2) 又如:耸昧(既聋又瞎。即昏瞶)动词(1) 高起;矗立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上耸千尺。—— 宋· 沈括《梦溪笔谈》(2) 又如:耸人瞻仰(众人耸立瞻仰);耸秀(高耸秀丽);耸出(高耸突出);耸耳(高起的耳朵;竖起耳朵);耸然(高耸貌);耸峭(高耸陡峭);耸突(高耸突起);耸干(高挺的树干);耸擢(高耸突出);耸耸(竖起貌;挺立貌);耸翠(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3) 比喻出众,不凡又有一人,披紫裳,执青玉,貌耸神溢,立于君左。——唐· 李朝威《柳毅传》(4) 又如:耸壑昂霄(矗立山谷间,高耸入云霄。比喻超拔出众,出人头地)(5) 向上跳;向上动 。如:耸擢(跳跃);耸体(犹耸身)(6) 劝勉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国语·楚语上》。又如:耸恿(劝说);耸劝(劝导;警惕自勉)(7) 通“怂”。怂恿 。如:耸恿(怂恿);耸臾(怂恿);耸踊(怂恿);耸惑(怂恿诱惑);耸踊(怂恿)(8) 惊动;惊惧耸之以行。——《左传·昭公元年》驷氏耸。——《左传·昭公十九年》身耸除洁。——《国语·周语下》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刘禹锡《观柘枝舞》(9) 又如:危言耸听;耸惧(恐惧。即悚惧);耸激(犹激励);耸踊(欢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