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舌的词语
- 301、巧舌如簧: 犹巧言如簧。
- 302、鼓舌掀簧: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谓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 303、如簧之舌: 比喻善为巧伪之言。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
- 304、一簧两舌:喻诳言乱语。簧,乐器的发声薄片。
- 305、簧舌: 簧舌huángshé (1) 管风琴内或管乐器内簧片可自由振动的一端 英 tongue
- 306、簧口利舌: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 307、油嘴滑舌: 油嘴滑舌yóuzuǐ-huáshé (1) 用花言巧语讨好 例 要慢慢的油嘴滑舌骗得爹娘允了,才好进去。——《醒世姻缘传》 英 have a well-oiled tongue;be a flippant talker (2) 现在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轻浮、油滑、善于迎合(有贬义) 例 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调,到底称个甚么?——《镜花缘》 英 glib-tongued
- 308、贫嘴滑舌:说话油滑刻薄,絮叨噜苏。
- 309、耳目喉舌: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方针政策的工具。
- 310、纸笔喉舌:比喻社会舆论。
- 311、君卿喉舌: 善于辞令。
- 312、调喉舌:犹言调唇弄舌。
- 313、喉舌之官:掌管主要机关的官吏。比喻国家的重臣。旧时特指御史之类的谏官。
- 314、喉舌: 喉舌hóushé (1) 泛指说话的器官和新闻媒介 例 我们的报纸是人民的喉舌 英 mouthpiece;spokesman
- 315、诡舌: 1.巧舌。指表面动听却虚诈不实的话。
- 316、乖嘴蜜舌: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 317、挂舌: 1.挂口。 2.闭口。
- 318、刮舌子: 刮除舌面污垢的用具。
- 319、刮舌:佛教戒律谓比丘用杨枝洁口并刮除舌垢。
- 320、鼓舌: 鼓舌gǔshé (1) 用花言巧语蛊惑别人 例 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庄子·盗跖》 英 speak evil of others
- 321、鼓吻弄舌:鼓弄唇舌。
- 322、钩舌:钩断舌头。唐常山郡太守颜杲卿被安禄山俘获﹐"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詈不絶﹐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絶。"事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用以为典实。
- 323、狗舌: 1.见"狗后"。 2.草名。可入药。
- 324、舌耕: 舌耕shégēng (1) 授徒者恃口说以谋生 例 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口倦,世所谓舌耕也。——王嘉《拾遗记》 英 live on teaching (2) 指勤奋读书 英 hard reading
- 325、嚼舌根: 嚼舌根jiáo shégēn (1) 比喻说是非,或者说废话 例 可她不该嚼舌根,说我在部队没干好,连个小排长都没当上 英 wag one's tongue (2) 又作“嚼舌头” 例 去吧!别嚼舌头了!——成荫《打得好》
- 拼音shé
- 注音ㄕㄜˊ
- 笔划6
- 繁体舌
- 五笔TDD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2) 同本义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兑为口舌。——《易·说卦》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4) 代指言语云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驷不及舌。——《论语·颜渊》(5) 又如:舌辩(能言善辩;争辩);舌摇簧鼓(满嘴胡说;大发议论);舌敝耳聋(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舌辨(口才敏捷);舌锋(谓言词犀利);舌人(古代的翻译官);舌端月旦(用言语评论人物);舌剑唇枪(比喻言辞锋利。也作“唇枪舌剑”);舌灿莲花(比喻能言善道)(6)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也泛称舌状物 。如:帽舌;鞋舌;火舌(7)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