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舌的词语

  • 226、卖舌:卖弄口舌。
  • 227、卖百舌:犹言耍嘴皮子。
  • 228、蔺舌:谓建树功勋的言辞。
  • 229、卖嘴料舌:鼓唇弄舌。
  • 230、舌绽莲花:谓行乞。《莲花落》是乞丐行乞时所唱曲子﹐故称。
  • 231、两面二舌:玩弄两面手法,搬弄是非。
  • 232、两舌:言语反复,前后不一。毁誉,两种评价不一。 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 233、鸮心鸝舌: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 234、鸮心鹂舌: 鸮鸟的心,黄鹂的鸣声。比喻居心狠毒,但说话动听。
  • 235、犂舌狱:亦作“犁舌狱”。是佛教语。
  • 236、犂舌:亦作“犁舌狱”。是佛教语。
  • 237、犁舌狱: 1.亦作"犁舌狱"。 2.佛教语。谓犯恶口﹑大妄语等作口业者死后所入的地狱。
  • 238、花嘴利舌: 1.谓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 239、浪舌:随意乱说。
  • 240、烂舌头: 烂舌头làn shé tou 1.   英 口; 2.  比喻好搬弄口舌、传闲话。也说“嚼舌头” 英 gossip-making; 3.  指多嘴多舌、好传闲话的人。也说“烂舌根” 英 gossip-maker;
  • 241、龙舌兰: 龙舌兰lóngshélán (1) 龙舌兰属的任何植物,叶肉质,簇生成莲座状,多年才成熟开花一次,然后死去 英 century plant
  • 242、扎口辣舌:形容说话口齿不清。
  • 243、枉口诳舌:比喻肆意胡说。多指造谣生事。
  • 244、嘴快舌长:爱说长道短。
  • 245、红口白舌: 红口白舌hóng kǒu bái shé (1) 〈方〉指说瞎话,胡言乱语 例 请别红口白舌乱诬赖别人 英 talk nonsense (2) 犹言是非 例 五月五日午时书,红口白舌尽消除。——《京本通俗小说》 英 dispute
  • 246、赤口毒舌: 赤口毒舌chìkǒu-dúshé (1) 极言诋毁的狠毒 例 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吃却月,不啄杀。——卢同《月蚀诗》 英 sharp tongue
  • 247、舌盲孔: 位于舌体和舌根分界线中心处。
  • 248、君卿舌: 善于辞令
  • 249、南蛮鴂舌: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鴂,伯劳鸟。
  • 250、鴂舌:亦作'鴃舌'。 伯劳弄舌啼聒。比喻语言难懂。
  • 拼音shé
  • 注音ㄕ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DD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2) 同本义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兑为口舌。——《易·说卦》心在窍为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如:舌举(舌翘起而不能动。指理屈词穷);舌挢不下(翘起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的样子);舌刺刺(形容嘴舌不停地说话);舌敞唇穿(舌烂辰破,舌烂唇干);舌簧(巧舌);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反复申说、劝道。也作舌敝唇焦)(4) 代指言语云而使舌。人体委与之。——《国语·周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驷不及舌。——《论语·颜渊》(5) 又如:舌辩(能言善辩;争辩);舌摇簧鼓(满嘴胡说;大发议论);舌敝耳聋(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舌辨(口才敏捷);舌锋(谓言词犀利);舌人(古代的翻译官);舌端月旦(用言语评论人物);舌剑唇枪(比喻言辞锋利。也作“唇枪舌剑”);舌灿莲花(比喻能言善道)(6) 指畚箕外伸的部分。也泛称舌状物 。如:帽舌;鞋舌;火舌(7)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遒人以木铎徇于路。——《书·胤征》。孔传:“木铎,金铃木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