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舟的词语

  •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表示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
  • 2、中河失舟,一壶千金: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 3、中流失舟,一壶千金: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 4、宰相肚里行舟船: 宰相:丞相。指人肚量宽大,有涵养。
  • 5、雪舟: 词语解释⒈  日本画家。僧人。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曾游历中国,研究宋、元绘画,吸收马远、夏圭等人画风,结合日本民族绘画特点,创立日本水墨画的新风格,代表作有《四季山水图》、《慧可断臂图》、《山水长卷》等。
  • 6、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词语解释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⒈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 7、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词语解释⒈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 8、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词语解释⒈  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 9、陆无屋,水无舟:形容无处栖身。
  • 10、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词语解释⒈  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 11、敌国同舟: 词语解释敌国同舟[ dí guó tóng zhōu ]⒈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词语解释⒈  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 13、沉舟: 亦作“沉舟”。 沉船于水中。 亦作“沉舟 ”。传周昭王南征,渡汉水时,当地人用胶粘的船给他乘,中流散架,昭王及臣属均被淹死。见《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 沉没的船。亦作:沉舟沉舟
  • 14、核舟:专门选取桃核,雕刻成长舟或小船。
  • 15、木舟:独木舟 dúmùzhōu ∶挖空大圆木制成的划子或小船∶制造独木舟的树皮;亦指由树皮制成的独木舟印第安人的独木舟来来去去经过,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 16、一叶小舟: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 17、一叶扁舟:扁舟:小船。象一片小树叶那样的小船。形容船小而轻。
  • 18、一月三舟: 形容升迁极快。 亦作:一月九迁
  • 19、独木成舟: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 20、不系之舟:没有束缚和缆绳捆绑的船
  • 21、积羽成舟:羽毛虽然轻,积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比喻小患不及时清除,发展下去也会酿成大祸害。
  • 22、中河失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 23、赤龙舟: 技术上的进步,使龙舟的功能发生转变,从豪华游船发展成了战船。
  • 24、水则覆舟: 唐太宗时,魏征在《贞观政要》引用了这一观点。即”君,舟也;人,水也。
  • 25、飞舟: 飞舟fēizhōu (1) 行驶很快的船 例 浪遏飞舟 英 swift boat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EI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2) 同本义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自关而西谓之船,自 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3)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4) 尊彝等器的托盘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5) 酒器名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6) 姓动词用船过渡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