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舟的词语

  • 51、纚舟:引舟。纚,通"缡"。
  • 52、客舟:运送旅客的船。
  • 53、酒舟:泛指酒器。
  • 54、进舟:行船前进。
  • 55、解舟: 1.犹解缆。
  • 56、系舟:泊舟。
  • 57、火舟:火行。
  • 58、行舟: 行舟xíngzhōu (1) 驾驶船只 例 行舟在长江中 英 sail a boat
  • 59、还舟: 1.汇集舟船。 2.返舟。
  • 60、官舟:官府的船。
  • 61、贾舟: 1.商船。 2.借指船商。
  • 62、革舟:皮筏之类。
  • 63、皋舟:古地名。春秋时吴地。
  • 64、放舟: 开船;行船。
  • 65、顿舟:谓船只傍岸停泊。
  • 66、沈舟: 亦作“沉舟”。 沉船于水中。 亦作“沉舟 ”。传周昭王南征,渡汉水时,当地人用胶粘的船给他乘,中流散架,昭王及臣属均被淹死。见《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 沉没的船。亦作:沉舟沉舟
  • 67、单舟:谓乘驾一只船。
  • 68、藏舟:《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王先谦集解:"舟可负,山可移。宣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断变化,不可固守。
  • 69、不系舟: 比喻自由而无所牵挂。 比喻漂泊无定。
  • 70、扁舟: 扁舟piānzhōu (1)小船 例 一叶扁舟 例 扁舟寻钓翁。——唐·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英 small boat;skiff
  • 71、柏舟: 柏木作的船。 本为《诗•邶风》篇名。 本为《诗•鄘风》篇名。
  • 72、君舟民水: 古代的君主就像船,老百姓就像是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隐含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以扶持你做君主,也可以推翻你。
  • 73、归舟放鹤: 心情淡泊,江海归舟,梅妻鹤子,潇洒世间不拘泥于世俗吧。应该是指的一种淡泊娴静心态。
  • 74、同舟同济: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 75、乘舟弄月: 就是坐车小船,在水面上赏月的意思。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EI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2) 同本义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自关而西谓之船,自 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3)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4) 尊彝等器的托盘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5) 酒器名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6) 姓动词用船过渡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