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舟的词语
- 101、舟虞:古代掌管船只的官。
- 102、渔舟: 渔舟yúzhōu (1)渔船 英 fishing boat
- 103、舟水之喻:意为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
- 104、同舟遇风:比喻同遭逆境。
- 105、膺舟:《后汉书.郭太传》:"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以"膺舟"借指有声望者之舟。
- 106、鹢舟:船头画有鹢鸟图像的船;亦泛指船。
- 107、扁舟意:隐遁的决心。
- 108、檥舟: 停泊船只。
- 109、驿舟: 1.即驿船。
- 110、逸舟:疾驶的船。
- 111、亦可覆舟: 亦可覆舟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示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112、亦能覆舟: 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
- 113、腰舟:古人以瓠系于腰间,用以渡水,谓“腰舟”。
- 114、杨舟:1.杨木制的船。 2.女排运动员。
- 115、漾舟:泛舟。
- 116、燕舟:小船。因轻捷如燕,故名。燕窝的别名。
- 117、舟旋:周旋。舟,通'周'。
- 118、虚舟: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2.比喻胸怀恬淡旷达。 3.谓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 4.轻捷之舟。
- 119、回舟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在剡溪的戴安道,即乘小船访之。到门口不进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事见《世说新语.任诞》。
- 120、扁舟乘兴:晋王徽之居山阴,雪夜念及好友戴逵,即乘小船去剡溪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
- 121、霞舟:装饰华美的船。
- 122、犀舟:坚固的船只。
- 123、吴越同舟: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 124、维舟: 1.古代诸侯所乘之船。维连四船,使不动摇,故称。 2.泛指帝王贵族所乘之船。 3.系船停泊。
- 125、罔水行舟: 没有水而在陆地上行船。比喻行为违背常理。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6
- 繁体舟
- 五笔TEI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2) 同本义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说文》自关而西谓之船,自 关而东谓之舟。——《方言九》作舟以行水。——《考工记·总目》舟以行川谷。——《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诗·邶风·二子乘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舟人大恐。(舟人,船夫)。——宋· 苏轼《石钟山记》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3) 又如:舟人(掌舟的人。即船夫);舟次(船只及船只停留之处);舟牧(古时掌船的官);舟师(古时的水上军队,即今海军;船夫);舟航(由舟相连而成的浮桥。也作“舟杭”);舟梁(连船为桥;船和桥)(4) 尊彝等器的托盘皆有舟。——《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尊下台,若今之承盘。”(5) 酒器名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王舟。——《东坡诗》(6) 姓动词用船过渡就其深矣,方之舟之。——《诗·邶风·谷风》商人舟米以来者相望。——李翱《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