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草的词语

  • 101、相思草: 1.植物名。 2.烟草的别名。
  • 102、行草:(名)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 103、田字草: 田字草tiánzìcǎo (1) 即“蘋” 英 clover fern
  • 104、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 词语解释踏破草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tà pò cǎo xié wú mì chù,de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 ]⒈  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引证解释⒈  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 105、通灵草:忍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忍冬》。
  • 106、通草: 1.木通。 2.即通脱木。
  • 107、通草花:用通草(通脱木)制作的花。
  • 108、兔儿不吃窠边草:喻歹徒不为害邻里。
  • 109、兔子不吃窝边草: 兔子不吃窝边草tùzi bù chī wō biān cǎo (1) 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英 the hare does not eat the grass around his burrow
  • 110、三白草: 植物名。
  • 111、散草:草书的一种。以散笔作草书,也称飞草。宋蔡襄始创,其法从飞白脱出,自成一家。
  • 112、善草:指珍奇花草。
  • 113、山草: 山中的草。 犹言山野草莽。借指在野未仕。
  • 114、十步之泽,必有芳草: 词语解释⒈  芳草:比喻人才。十步之内,就有芳香的花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115、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词语解释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shí bù zhī nèi,bì yǒu fāng cǎo ]⒈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后因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亦作:十步之内,自有芳草。引证解释⒈  亦作“十步之内,自有芳草”。亦作“十步之内,自有芳草”。引汉 刘向 《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后因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隋书·炀帝纪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不禁暗暗称奇,不料这蓽门圭竇中,有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解放日报》1942.8.26:“‘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广大群众是人才的源泉。”国语辞典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shí bù zhī nèi bì yǒu fāng cǎo ]⒈  语本汉·刘向比喻到处都有人才。引《说苑·卷一六·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隋书·卷三·炀帝纪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不料这荜门圭窦中,有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 116、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词语解释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shí bù zhī nèi,zì yǒu fāng cǎo ]⒈  见“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京剧《将相和》第五场:“老将军,岂不知,十步之内,自有芳草。”引证解释⒈  见“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引京剧《将相和》第五场:“老将军,岂不知,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 117、十步香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 118、神草: 1.灵草,仙草。 2.人参的别名。 3.天麻的别名。又名鬼督邮。
  • 119、生草:青草;新生之草。长草。
  • 120、书草:文稿。
  • 121、书带草:草名。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刄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 122、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词语解释⒈  又称“萨瓦纳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5°热带稀树草原气候15°之间。全年气温较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8°c以上。年降水量750热带稀树草原气候1000毫米。有明显的干湿季。主要出现在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
  • 123、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词语解释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rén shēng yī shì ,cǎo shēng yī chūn ]⒈  见“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 124、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词语解释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rén shēng yī shì cǎo shēng yī qiū ]⒈  人活一辈子如同草活一年一样。比喻人生短暂。亦作:人生一世,草生一春。国语辞典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rén shēng yī shì cǎo shēng yī qiū ]⒈  (谚语)​感叹人生短暂,不可虚度光阴。引《水浒传·第一五回》:「阮小七又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我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平妖传·第一〇回》:「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不学些本事,做些功业,扬名于万代之下,似此一坏黄土,谁别贤愚?」
  • 125、入草物:五代前蜀禁止珍奇之物出口,其粗劣之物入中原,谓之"入草物"。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J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2) 草本植物的总称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6) 未开垦过的荒地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8) 文书的底稿;初稿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形容词(1) 粗糙;粗劣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动词(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2) 创造;创立草,造也。——《广雅》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4) 草拟;起稿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名词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