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菽的词语
- 26、鱼菽之祭:表明祭品的菲薄。借指礼仪不周。
- 27、菽藿:豆和豆叶。泛指粗劣的杂粮。
- 28、藿菽: 1.豆叶和大豆。泛指豆类植物。 2.比喻清贫的生活。
- 29、禾菽:泛指稻类和豆类作物。
- 30、鱼菽之奠:表明祭品的菲薄。借指礼仪不周。
- 31、稻梁菽: 指的是五谷杂粮。
- 32、稻菽:稻和菽。
- 33、歠菽饮水:喝豆粥饮白水。喻生活清苦。
- 34、刍菽: 1.亦作"刍叔"。 2.即刍豆。
- 35、菽水承欢:菽:豆类的总称。承欢:侍奉父母,使之欢喜。指子女尽孝道,供养父母。
- 36、采菽: 1.谓采摘豆叶。 2.喻夺取政权。语本《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郑玄笺:"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于德者则得之。"
- 37、布帛菽粟: 布帛菽粟bùbó-shūsù (1) 菽:豆类总称。粟:谷子。比喻虽然平常但是日常不可缺少的事物 例 子弟的教育犹如布帛菽粟,知德者尤尊崇之。——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英 daily necessities as food and clothing
- 38、不辩菽麦: 同“不辨菽麦”。
- 39、不辨菽粟: 犹不辨菽麦。粟,小米。
- 40、未辨菽麦: 1.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
- 41、不辨菽麦: 不辨菽麦bùbiàn-shūmài (1) 辨不清大豆和麦子。比喻愚昧没有识别能力 英 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 (2) 形容愚昧,缺乏实际知识 英 have no practical knowledge
- 42、半菽: 1.谓半菜半粮,指粗劣的饭食。 2.指少许之物。
- 43、巴菽:即巴豆。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1
- 繁体菽
- 五笔AHIC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豆类的总称尗,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说文》。按,象戴种而出之形,下其根也。一,地也。指事。菽草之难杀者也。——《汉书·五行志》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2) ——《春秋·考异郵》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诗·小雅·小宛》俗孝家家供菽水。——陆游《湖堤暮归》(3) 又如:菽水(指豆和水,指菲薄的饮食,形容生活的清苦;指晚辈对长辈的奉养);菽水藜藿(粗茶淡饭。藜藿:野菜;豆叶);菽乳(即豆腐);菽麦(大豆和麦);菽麦不分(豆、麦不分。亦指是非、好坏不分)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