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萧的词语
- 51、萧槭:亦作'萧槭'。凋零;零落。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52、萧远:萧洒远逸。
- 53、萧关: 1.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 2.指北宋崇宁四年为防御西夏而筑的萧关,故址在今固原北二百馀里。 3.古县名。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置。治所在今固原北一百八十里。至德后地入吐蕃,大中间收复,置武州治此,旋废。 4.古县名。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侨置于潘原县(今甘肃省平凉市东),仍为武州治所。五代周显德中废。
- 54、萧闲:亦作'萧闲'。萧洒悠闲;寂静。
- 55、萧齐:即南朝齐。因齐朝皇室姓萧,故称萧齐。
- 56、萧然物外: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 57、萧斋:唐张怀瓘《书断》:"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焉。李约竭产自江南买归东洛,建一小亭以玩,号曰'萧斋'。"后人称寺庙﹑书斋为"萧斋"。
- 58、萧玉:萧史和弄玉。
- 59、萧艾: 1.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品质不好的人。
- 60、萧杀:冷落萧条。
- 61、萧洒: 萧洒xiāosǎ (1)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英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 62、萧散: 1.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
- 63、萧疏: 萧疏xiāoshū (1) 凄凉的,孤寂的 例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英 desolate;be sparse but graceful;be thinly scattered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例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英 thinly scattered
- 64、萧然: 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 空寂;萧条。 萧洒;悠闲。 简陋。 稀疏;虚空。
- 65、萧条: 萧条xiāotiáo (1) 经济成长退缩 例 经济萧条 英 depression
- 66、萧索: 萧索xiāosuǒ (1) 衰败;冷落 例 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英 bleak and chilly;desolate
- 67、纬萧:编织蒿草。萧,蒿类,可以织为帘箔。语出《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郭庆藩集释:"萧,蒿也,织缉蒿为薄帘也。"后用为安贫或安贫乐道的典故。
- 68、兴味萧然: 兴味:兴趣;萧然:萧索冷落的样子。没有一点兴趣。
- 69、囊橐萧然:形容缺乏财物,没有什么积蓄。
- 70、跳萧:扑腾,跳动。
- 71、身后萧条:形容死后家境冷落、贫困。
- 72、风雨萧条:萧条:寂寞。风雨交加,显出冷落的景象。
- 73、百业萧条: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 74、萧飕: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 75、萧寺: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 拼音xiāo
- 注音ㄒㄧㄠ
- 笔划11
- 繁体蕭
- 五笔AVIJ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2) 同本义萧,艾蒿也。——《说文》萧萩。——《尔雅》。注:“即蒿。”共萧茅。——《周礼·甸师》彼采萧兮。——《诗·王风·采葛》(3) 又如:萧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无才);萧敷艾荣(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飞黄腾达)(4) 古国名 。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楚子伐 萧。——《左传》(5) 县名 。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6) 姓萧君圭君玉(萧君圭,字君玉)。——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形容词(1) 萧条,冷落;荒凉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晋· 陶潜《自祭文》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晋· 刘伶《北芒客舍》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屋舍萧然。——清· 张廷玉《明史》(2) 又如:萧屑(凄凉寂寞);萧梢(草木凋落而萧条的景象)(3) 稀疏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青灯寂寞,老子婆娑。——元· 张可久《折桂令·读史有感》(4) 又如:萧然;萧瑟(5) 草木茂密的样子 。如:萧森(草木茂密的样子);萧蔘(草木茂盛的样子);萧椮(草木茂盛貌)(6) 通“肃”(sù)。恭敬;严肃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后汉书·傅蘷传》(7) 洒脱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唐· 顾况《山居即事》(8) 又如:萧闲(洒脱悠闲);萧放(萧洒放浪);萧远(萧洒远逸)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