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蔽的词语

  • 126、衣不蔽体:蔽:遮盖。衣服破烂,遮盖不住身体。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 127、衣取蔽寒: 衣取蔽寒yī qǔ bì hán (1) 衣服只求抵御寒冷。取,选取,采用。蔽,遮往 例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英 select clothes to keep the cold out
  • 128、一言以蔽之: 一言以蔽之yī yán yǐ bì zhī (1) 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英 sum up in a look;put in a nutshell
  • 129、掩蔽部: 军事上用以保护人员或物资免受敌方炮火损害的掩蔽工事。一般构筑在地下。
  • 130、殷天蔽日:染红了天﹐遮住了太阳。形容仪从之盛。
  • 131、浓荫蔽日: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可以遮住阳光。
  • 132、漫天蔽野: 犹铺天盖地。形容盛多。
  • 133、旌旗蔽日: 旌旗蔽日jīngqí-bìrì (1) 旌旗繁多,遮蔽日光。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英 there are so many flags that they cover the sun
  • 134、金舌蔽口:比喻闭口不说话。
  • 135、干霄蔽日:犹干云蔽日。
  • 136、浮云蔽日:天上的浮云遮住了太阳。旧指奸佞蒙蔽君主,贤人遭受排挤。现比喻坏人当道,社会黑暗。
  • 137、才蔽识浅:才能蔽塞见识浅陋。
  • 138、蔽屣:破旧的鞋子,喻无用之物
  • 139、蔽美扬恶:蔽:遮蔽。指掩盖压抑好的,宣扬传播坏的
  • 140、蔽伤之忧: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 141、蔽扞: 1.亦作"蔽捍"。 2.屏障;屏藩。 3.遮拦;护卫。
  • 142、蔽短:弊病,缺点。
  • 143、蔽柨:木名。
  • 144、蔽体:遮盖身体。
  • 145、蔽茂:茂盛。
  • 146、蔽捍:亦作"蔽扞"。
  • 147、蔽甲:元代武士穿的一种便服。
  • 148、蔽占:谓隐情谎报户籍。
  • 149、蔽罪:判罪。
  • 150、蔽惑:蒙蔽迷惑。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AUMT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2) 遮住,遮掩蔽,蔽蔽小草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蔽,障也,隐也。——《广雅》蒲蔽。——《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乘马其蔽五。——《管子》。注:“所以捍车马。”景以蔽日。——《淮南子·修务》故能蔽不新成。——《老子》旌蔽日兮敌若云。——楚· 屈原《九歌·国殇》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史记》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又如: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屏蔽;蔽天(遮蔽天空,布满了整个天空)(4) 隐藏 蔽林间窥之。—— 唐· 柳宗元《三戒》先生…引蔽驴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5) 又如:蔽贤(隐蔽贤者,不使上知);蔽形(遮掩身体)(6) 庇护盖借塞墙为蔽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7) 又如:蔽护(掩护;庇护);蔽橹(古代防御用的大盾);蔽辜(抵罪)(8) 掩饰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管子·牧民》(9) 又如:蔽美(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蔽恶(掩饰过错和坏行为)(10) 蒙蔽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1) 又如:蔽蒙(蒙蔽;隐瞒);蔽晦(蒙蔽。受遮蔽因而不明)(12) 堵塞 。如:蔽塞(堵塞,或耳目思想被蒙蔽)(13) 审断,判决 。如:蔽罪(定罪);蔽狱(冤狱)(14) 概括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