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1、白虎之章:英雄杀推出的第二个武将扩展包,里面总共有十位武将,选自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
  • 2、白虎节堂:出自《水浒传》,后人以“误入白虎堂”比喻被人设计陷害。
  • 3、收五虎: 源于黄土高原的老腔是一个比秦腔更为古老的剧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前能唱老腔的人已寥寥无几。
  • 4、白虎图腾: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 5、雷虎王: 是4399卡布西游于6月22日新更新的一只雷系妖怪!系别:雷系编号:626。
  • 6、过林之虎: 古代民俗中风水里的名词,指壬寅年出生的人。
  • 7、杀虎林: 杀虎林又名杀胡林、杀狄林,是一个在今河北栾城县北十五里乏马铺的地方。
  • 8、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是很难的或者是人心难测。
  • 9、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谓外表易画,骨相难描。比喻人心难测。
  • 10、武松打虎:《水浒传》中的故事,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沽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
  • 11、爱老虎油:爱老虎油即为英文"I love you"的音译,解释为“我爱你”。
  • 12、坐家虎:比喻在家门口依仗自己的势力摆威风的人。
  • 13、自投虎口:投:进入;虎口: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
  • 14、周虎夏牛:名曰周历之虎,实属夏历之牛
  • 15、一林二虎: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 16、笑面老虎: 李良杰《人生》:“现在,我算领教到他这微笑的厉害了——简直是笑面老虎。”
  • 17、无声虎: 1.中药大黄的别名。
  • 18、出山之虎:庚寅年出生的人。
  • 19、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严重损害。
  • 20、死老虎:  比喻被打倒或击败,失去反抗力的人。
  • 21、九牛二虎: 比喻很大的力气。
  • 22、文中虎: 1.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上:"﹝谢希深﹞以启事谒见大年﹐有云'曳铃其空上﹐念无君子者﹐解组不顾公﹐其如苍生何!'大年自书此四句于扇曰:'此文中虎也。'"后以"文中虎"指擅长诗文的人。
  • 23、落地虎: 主要存在于一些地方话中,用来形容一些在当地称王称霸或在当地很有势力的人,是一个带有讽刺、戏谑色彩的词语。
  • 24、平阳虎: 即指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的老虎。比喻失势。
  • 25、五虎门: 五虎门在福建,但有两个五虎门,一个是闽江口出境河港道,别名五门匣,另一个则是闽江口入境的河道。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