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276、稀里马虎: 稀里马虎xīlimǎhū (1) 不认真,马马虎虎 例 念书可不能稀里马虎的 英 indulgent
  • 277、屈膝之虎:将踊跃也:出自成刚小说《最大帝》“易藩策”章节,是最大帝刘仪所用比喻方式来进行论述有关对赵王刘道子采取的克制态度。
  • 278、狼窝虎穴:狼窝虎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lánɡ wō hǔ xué。
  • 279、虎幄: 1.以虎纹为饰的幄幕。 2.犹虎帐。
  • 280、龙跃虎卧:龙跃凤鸣 lóngyuè-fèngmíng 如龙腾跃,如凤和鸣。比喻才气纵逸。
  • 281、藏龙卧虎: 藏龙卧虎cánglóng-wòhǔ (1) 藏伏着蛟龙,隐卧着猛虎。比喻未被发现的人才 例 在中州地面,四通八达乃是藏龙卧虎之地,英雄荟萃之区。——姚雪垠《李自成》 英 hidden people of talent;uncovered talent
  • 282、卧龙藏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 283、卧虎:比喻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者。 喻官职的尊严。 比喻残暴凶横之人。比喻山势。
  • 284、卧虎藏龙:比喻潜藏着人才。
  • 285、虎吻: 1.老虎口。比喻极危险的境地。
  • 286、引虎自衞: 1.比喻依靠恶势力来保卫自己,反会招来祸患。
  • 287、放虎自衞: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
  • 288、以肉餧虎: 1.比喻白白地送死。
  • 289、畏之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惧怕到极点。
  • 290、龙威虎震: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 291、委肉虎蹊: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
  • 292、虎闱: 1.古时国子学的代称。因其地在虎门之左﹐故有是称。 2.犹虎门。
  • 293、以肉喂虎:比喻白白地送死。
  • 294、引虎自卫:比喻不但不能保护自己,反而招来祸患。
  • 295、虎卫:守卫王宫或国门的勇士。
  • 296、卫虎:指晋卫玠。
  • 297、虎柝:柝﹐旧时警夜报更时所敲的梆子。因其形似虎﹐故名。
  • 298、铜虎: 1.见"铜虎符"。
  • 299、龙飞虎跳: 喻笔势遒劲奔放。
  • 300、龙跳虎伏: 犹言龙腾虎卧。喻笔势。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