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301、龙跳虎卧: 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语本张彦远《法书要录》引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萧思话书走墨连绵,字势屈强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 302、跳虎神:旧时民间的一种迷信活动。
- 303、如虎添翼: 如虎添翼rúhǔtiānyì (1) 好像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者得到援助后更强有力 英 with might redoubled
- 304、与虎添翼: 给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给力量或才能很强的人以助力,使其更强。
- 305、为虎添翼:比喻为恶人助势。亦作为虎傅翼、与虎添翼。
- 306、虎体熊腰: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 307、龙腾虎踯: 同“龙腾虎蹴”。
- 308、龙腾虎掷: 同“龙腾虎蹴”。
- 309、龙腾虎啸:声势壮盛的样子。
- 310、腾虎:奔腾的虎。
- 311、龙虎韬: 是用兵的谋略的意思。
- 312、唐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属江苏)人。学画于周臣。年二十九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涉及科场舞弊案而遭革黜,遂愤弃功名,寄情山水,以卖画作文为生。平生擅山水﹑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又善书法,工诗文,有《六如居士全集》。因落拓不羁,且负才名,故小说﹑戏曲中多敷演其故事。
- 313、龙潭虎穴: 龙潭虎穴lóngtán-hǔxué (1) 藏龙深潭,卧虎洞穴。喻极其危险的处所 英 dangerous spot as a dragon's pool and tiger's den——a danger spot
- 314、不探虎穴:不进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同“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 315、探虎: 1.比喻不畏艰难。
- 316、探虎口:比喻深入险境。
- 317、探虎穴:比喻冒险。语本《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318、谭虎色变: 《论三区赋役水利书》 谭虎色变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tán hǔ sè biàn,意思是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 319、谈虎色变: 谈虎色变tánhǔ-sèbiàn (1) 一谈到老虎,脸色就变了。比喻对某事极为惧怕,一提起来就惊惧不已而徒然变色 英 turn pale at the mere mention of a tiger or sth. terrible
- 320、金虎台: 1.台名。曹操建。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故邺城西北隅。
- 321、松虎: 1.即松毛虫。
- 322、兕虎:兕与虎。泛指猛兽。孔子在陈绝粮,弟子有怨意,因召子路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见《史记.孔子世家》。后用为道衰不遇之典实。
- 323、土鼠随金虎: 隐指庚子年。在十二生肖中,鼠为子,故“土鼠”隐“子”字。又西方属庚,于四象为虎,于五行属金,故以“金虎”指“庚”。“土鼠随金虎”,谓“子”序在“庚”后,即“庚子”。
- 324、鼠虎: 比喻失势或得势;处于低位或处于高位。语本唐·李白《远别离》诗:“权归臣兮鼠变虎。”
- 325、畏蜀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形容惧怕到极点。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