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401、笑眯虎:指装出来的笑脸。
  • 402、迷离马虎: 迷离马虎mílí-mǎhu (1) 口∶糊里糊涂 例 你还迷离马虎,连长讲话啦! 英 muddle headed
  • 403、龙精虎猛: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 404、猛虎离山:形容勇猛而迅速
  • 405、猛虎下山:形容勇猛而迅速
  • 406、猛虎扑食:老虎扑向食物。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 407、猛虎: 猛虎měnghǔ (1) 即老虎 例 猛虎下山 英 fierce tiger
  • 408、猛虎添翼: 见“猛虎插翅 ”。
  • 409、猛虎深山: 喻勇武而势盛。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
  • 410、猛虎出山: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
  • 411、猛虎行: 乐府《平调曲》名。
  • 412、照猫画虎: 照猫画虎zhàomāo-huàhǔ (1) 照着猫画虎。比喻只是依样画葫芦,实际上并不理解 英 draw a tiger with a cat as a model—copy
  • 413、猫虎头:即猫头鹰。
  • 414、猫虎:猫和虎。古代以为有益于农事的神物。
  • 415、卖杏虎:传说三国吴董奉在庐山行医,治愈的病人,重者使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植杏十万余株。后杏子成熟,于杏林设一草仓,买杏的放一器谷,取一器杏。有人多取,林中就有虎出来追赶,以致倾覆,回家一量,恰如所放谷。偷杏者往往被虎咬死,然送还杏又可复活。见晋葛洪《神仙传.董奉》。后因以"卖杏虎"称严以律人者。
  • 416、履虎尾: 踩踏虎尾。喻身蹈危境。
  • 417、驴蒙虎皮:实为驴子,却披上虎皮。喻倚仗他人的权势来吓唬人或欺压人。
  • 418、鱼鲁帝虎: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 419、芦虎:蟹的一种。
  • 420、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 421、虎穴龙潭: 见“虎窟龙潭 ”。
  • 422、龙腾虎跃: 龙腾虎跃lóngténg-hǔyuè (1) 如蛟龙飞腾,猛虎跳跃。形容威武雄壮 例 想见项羽之暗鸣,高帝之漫骂,龙腾虎跃,千军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宋·马存《赠盖邪式序》 英 dragons rising and tigers leaping—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
  • 423、虎项金铃: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 424、鹰瞵虎视: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 425、猎虎翁: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槐酉杂记》,这部书是笔记体小说集,记载了很多鬼怪神异故事,题材广泛,文笔质朴流利。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