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451、狼吞虎噬: 像狼虎那样吞食咬嚼。比喻极为贪婪残忍。
- 452、狼飧虎咽: 亦作“狼餐虎咽”。
- 453、狼虎: 狼与虎。 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形容吃东西贪婪快速或衣物等损耗急骤。
- 454、狼前虎后: 前门赶走狼,后门来了虎。比喻坏人接踵而来。
- 455、狼贪虎视:象狼一样贪婪,象老虎一样睁大眼睛盯着。比喻野心很大。
- 456、画虎烂: 胡编乱造。
- 457、拦路虎: 拦路虎lánlùhǔ (1) 常比喻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特指学文化时遇到的难认字 英 obstacle;lion in the path;stumbling block
- 458、杨虎围匡: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 459、跨虎:意思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十载:"顺阳南乡杨丰,与息名香于田获粟,因为虎所噬。香年十四,手无寸刃,直搤虎颈,丰遂得免。"后因以为典。
- 460、龙潭虎窟: 犹言龙潭虎穴。
- 461、虎窟狼窝:窟: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 462、虎窟禅寺:道光九年老东阿县志载,原名虎窟寺。
- 463、调虎离窠:调:调动,引诱;窠:动物的巢穴。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 464、苛政猛虎:苛政:残暴地统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 465、开柙出虎:柙:古代关猛兽的木笼。打开笼子,放出老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到责任。后比喻放纵坏人。
- 466、龙拿虎攫:拿:抓,握。像龙抓东西、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比喻笔势遒劲奔放
- 467、鹰瞵虎攫: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 468、龙拏虎攫: 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
- 469、雄关虎踞:潼关八景之一。雄关,是指潼关故城东门的关楼。踞是蹲或坐的意思。
- 470、龙腾虎踞: 势力强盛,雄据一方。
- 471、龙跃虎踞: 喻超逸雄奇。
- 472、龙蹲虎踞:犹言龙盘虎踞。
- 473、龙蟠虎踞: 见“龙盘虎踞 ”。
- 474、龙盘虎踞: 亦作“龙蟠虎踞”。 《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吴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 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 借指南京。 喻斑斓的纹理。
- 475、蟠龙踞虎:犹言龙蟠虎踞。像盘绕着的蛟龙﹐像蹲卧着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