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虎的词语
- 51、虎落平原被犬欺: 老虎到了平坦之地,遭到狗的欺侮。比喻英雄或权贵一旦失势,陷入困境,就会受人欺凌。 亦作:虎落平阳被犬欺 、虎落平川被犬欺
- 52、虎头鼠尾: 明·谢榛《四溟诗话》 虎头鼠尾是汉语词汇,读音是hǔ tóu shǔ wěi,出自明·谢榛《四溟诗话》。
- 53、虎日:虎日,指的是寅日。每隔12天出现一个寅日。
- 54、虎落平阳被犬欺: 见“虎落平原被犬欺 ”。
- 55、虎头万: 江湖春点中的词语,关于姓氏黑话,姓“王”的意思。
- 56、虎虎生风:形容雄壮威武,气势非凡。
- 57、虎虎生威:像老虎一样有一种令人敬畏的气势。
- 58、老老虎: “老老虎”,是指退居二线或退休了的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省部级及以上高官。
- 59、虎狼当路﹐不治狐狸: 谓大害当前,当先除大害,不顾小害。《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就迁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战略》:“凡非相吞之国,不侵叛之臣,不宜轻伐。伐之而不制,是驱使为贼。故曰‘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已。’”
- 60、虎落平原被犬欺: 老虎到了平坦之地,遭到狗的欺侮。比喻英雄或权贵一旦失势,陷入困境,就会受人欺凌。 亦作:虎落平阳被犬欺 、虎落平川被犬欺
- 61、虎落平阳被犬欺: 见“虎落平原被犬欺 ”。
- 62、一山不容二虎: 同“一山不藏二虎 ”。
- 63、虎虎生威:像老虎一样有一种令人敬畏的气势。
- 64、直头老虎: 喻莽撞而容易闯祸的人。
- 65、坐地虎:地方上的恶霸。犹言地头蛇。
- 66、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 67、五虎: 指明代宦官魏忠贤私党中的五个文臣。 指南明·桂王时与锦衣指挥使李元胤结党揽权的五个官员。
- 68、文虎: 文虎wénhǔ (1) 用文句做谜面的谜语;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英 phrase riddles
- 69、五虎将: 五员猛将。
- 70、麋蒙虎皮,攻之者众: 词语解释⒈ 麋:麋鹿。麋鹿如果披上虎皮,攻击者比攻击真老虎还多。比喻诸侯掠取天子之位必然会引起众怒而群起攻之。
- 71、一山不藏二虎: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
- 72、逸虎:奔跑的老虎。
- 73、一虎口: 谓以拇指、食指伸张量物的长度。
- 74、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 75、引虎入室:犹言引狼入室。
- 拼音hǔ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虎
- 五笔HAMV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虎,山兽之君。——《说文》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5) 姓形容词(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2) 比喻残酷凶暴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