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虹的词语
- 101、垂虹亭:亭名。在江苏吴江县长桥上。宋仁宗庆历年间县令李问建。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亭饮酒。
- 102、垂虹桥: 在江苏·吴江县东。本名利往桥,因上有垂虹亭,故名。桥有七十二洞,宋·庆历八年建。俗名长桥。参阅《嘉庆一统志•苏州府二》。
- 103、残虹: 未消尽的彩虹。
- 104、虹采:指彩旗。
- 105、虹彩: 虹彩hóngcǎi (1) 虹的光彩 英 iridescence;colors of rainbow
- 106、彩虹: 彩虹cǎihóng (1) 日光与水气相映,呈现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带 英 rainbow
- 107、黄宾虹: (1864-1955)画家。初名懋质,又名名质,字朴存、朴人,号宾虹,又号予向、虹庐等,祖籍歙县(今属安徽),生于金华(今属浙江)。南社社员。曾任教于上海、北京、杭州等地。建国后任中国美协华东分会副主席。擅画山水,风格浑厚,意境郁勃。亦精画论。著有《古画微》、《虹庐画谈》等。
- 108、虹陛: 1.宫观的高台阶。
- 109、虹桥板:一种名贵木板。相传是出自武夷山的仙物。
- 110、月虹舞伴: 了一下当代青少年的处世心态,希望8090后的朋友们看了这部小说之后,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家人与朋友。
- 111、白虹:1.日月周围的白色晕圈。 2.宝剑名。
- 112、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过太阳。古人以为这种变异的天象,是人间君主遇害或英雄精诚感天的征兆。
- 拼音hóng,jiàng
- 注音ㄏㄨㄥˊ
- 笔划9
- 繁体虹
- 五笔JAG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hóng名词(1) (形声。从虫,工声。甲骨文“虹”与杠梁、古玉璜之形相似。本义: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主虹称虹,副虹称霓)(2) 同本义虹,螮蝀也,状似虫。——《说文》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列子·天瑞》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霓。——《尔雅·释天》疏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3) 又如:虹女(古代把虹比作美人,故称虹霓为虹女);虹梁(形状似虹的曲梁);虹霓(即彩虹);虹霓吐颖(吐气成虹霓。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4) 旌旗 。如:虹采(旗子)(5) 彩色 。如:虹旆(绘有颜色的旗帜);虹裳(彩色的衣服)(6) 桥的代称跨虹连绝岸,浮鼋续断航。——庾信《忝在司水看治谓桥》(7) 通“讧”。惑乱彼童而角,实虹小子。——《诗·大雅》(8) 另见jiàng|jiàng名词(1) (形声。从虫,工声。甲骨文“虹”与杠梁、古玉璜之形相似。本义: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主虹称虹,副虹称霓)(2) 同本义虹,螮蝀也,状似虫。——《说文》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列子·天瑞》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霓。——《尔雅·释天》疏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3) 又如:虹女(古代把虹比作美人,故称虹霓为虹女);虹梁(形状似虹的曲梁);虹霓(即彩虹);虹霓吐颖(吐气成虹霓。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4) 旌旗 。如:虹采(旗子)(5) 彩色 。如:虹旆(绘有颜色的旗帜);虹裳(彩色的衣服)(6) 桥的代称跨虹连绝岸,浮鼋续断航。——庾信《忝在司水看治谓桥》(7) 通“讧”。惑乱彼童而角,实虹小子。——《诗·大雅》(8) 另见jiàng|名词(1) (形声。从虫,工声。甲骨文“虹”与杠梁、古玉璜之形相似。本义: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主虹称虹,副虹称霓)(2) 同本义虹,螮蝀也,状似虫。——《说文》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列子·天瑞》虹双出,色鲜盛者为雄,雄曰虹。暗者为雌,雌曰霓。——《尔雅·释天》疏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3) 又如:虹女(古代把虹比作美人,故称虹霓为虹女);虹梁(形状似虹的曲梁);虹霓(即彩虹);虹霓吐颖(吐气成虹霓。形容有丰富的诗文才华)(4) 旌旗 。如:虹采(旗子)(5) 彩色 。如:虹旆(绘有颜色的旗帜);虹裳(彩色的衣服)(6) 桥的代称跨虹连绝岸,浮鼋续断航。——庾信《忝在司水看治谓桥》(7) 通“讧”。惑乱彼童而角,实虹小子。——《诗·大雅》(8) 另见jiàng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