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蛇的词语
- 126、蛇神牛鬼: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 127、蛇神:传说中人面蛇身之神。 比喻灵奇的文人。
- 128、蛇足: 蛇足shézú (1) 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 例 若再多说两句,岂不蛇足了。——《红楼梦》 英 feet added to a snake by an ignorant artist—sth.superfluous
- 129、蛇角:即骨咄犀。名贵物品。可入药﹐亦可用作刀柄等。
- 130、蛇黄:矿物名。即氧化物矿物褐铁矿的结核。中医用以入药﹐有安神镇惊﹑止血定痛之功效。古人以为是生于蛇腹中之物﹐或以为是蛇蛰伏时口含之物。又称蛇含石。
- 131、蛇酒: 1.用蛇浸的酒。
- 132、蛇行: 蛇行shéxíng (1) 全身伏地,爬行 例 蛇行匍伏 例 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明·徐宏祖《游黄山记》 英 move with the body on the ground (2) 蜿蜒曲折 例 小溪蛇行,绕林而过 例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英 wriggle
- 133、蛇无头而不行: 1.比喻众人没有首领﹐就不能有所动作﹐做不成事情。
- 134、蛇鱼:鳗鲡鱼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鳗鲡鱼》。
- 135、蛇虹:蛇状的虹。
- 136、虾蛇: 1.水母的别名。
- 137、蛇蚖:比喻蜿蜒的字迹。
- 138、蚖蛇:亦作'蚖虵'。土虺蛇。亦泛指毒蛇。 旧说生女之兆。语本《诗.小雅.斯干》:'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 139、蛇毒:蛇的毒汁。
- 140、毒蛇: 毒蛇dúshé (1) 体内有毒腺的蛇,能使被咬的人畜中毒,如蝮蛇、眼镜蛇 英 poisonous snake;viper
- 141、蛇子蛇孙:比喻盘曲似小蛇的松枝。
- 142、蛇行雀步: 形容一个人没有条理,不正经、不稳重,行为别扭。
- 143、蛇雀之报: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的故事。后以之为报恩的典故。
- 144、埋蛇: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后以"埋蛇"为善行仁爱之典。
- 145、地头蛇: 地头蛇dìtóushé (1) 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现在也用来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英 local bully (villain)
- 146、龙头蛇尾: ◎龙头蛇尾lóngtóu-shéwěi 现多作“虎头蛇尾”
- 147、三尺青蛇: 喻剑。
- 148、蛇藨: 蛇莓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蛇莓》。
- 149、蛇茄: 蛇茄shéqié (1) 一种茄子,果实为长圆柱形,末端卷曲 英 snake eggplant
- 150、蛇心佛口:蛇蝎心﹐菩萨嘴。形容内心恶毒﹐口头仁慈﹐心口不一。
- 拼音shé,yí
- 注音ㄕㄜˊ,ㄧˊ
- 笔划11
- 繁体蛇
- 五笔JPXN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shé名词(1) (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2) 同本义蛇,它或从虫。——《说文》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国语·吴语》。注:“虺小蛇大也。龙蛇之孽。——《洪紀·五行志》。注:“蛇龙之类也。”龙首其中蛇交。——《仪礼·乡射礼记》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3) 又如: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一般地吞食);蛇蜕(蛇所脱下的皮);蛇解(即蛇脱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蟠蚓结(比喻互相勾结);蛇心佛口(喻指假冒伪善、内心狠毒而表面和善);蛇雀之报(自述感恩图报的词语。即视己为蛇、雀而报恩)(4) 象征国君、君子等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左传》(5)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 。如:蛇年(即巳年)形容词(1) 形状像蛇的;似蛇状的 。如:蛇弓(弓名);蛇丹(中医病名。皮肤上潮红疱疹簇集,形成带状如蛇,因名蛇丹);蛇矛(古兵器名。状如蛇的长矛)(2) 另见yíyí(1) ——见“委蛇”(wēiyí)(2) 另见shé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