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蜀的词语

  • 101、蜀椒:落叶灌木﹐产于蜀中﹐又称巴椒﹑川椒。果实光黑﹐肉厚皮皱﹐腹里白﹐气味辛辣﹐可作香料。
  • 102、蜀姜: 1.蜀地所产的姜。为调味佳品。语本《吕氏春秋.本味》:"和之美者﹐阳朴之姜。"高诱注:"阳朴,地名,在蜀郡。"
  • 103、蜀笺:亦作“蜀牋”。自唐以来蜀地所制精致华美的纸的统称。参阅元费著《蜀笺谱》。
  • 104、蜀牋: 见“蜀笺 ”。
  • 105、获陇望蜀: 同“得陇望蜀”。
  • 106、蜀魂: 1.鸟名。指杜鹃。相传蜀主名杜宇﹐号望帝﹐死化为鹃。春月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故称。
  • 107、蜀侯: 1.相传帝喾之子封于蜀﹐为蜀侯。古蜀国后为秦惠王所灭。
  • 108、蜀阁: 1.指四川的剑阁。
  • 109、蜀赋:汉武帝陈皇后别在长门宫﹐闻蜀郡司马相如工文辞﹐乃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相如为作《长门赋》以悟主上﹐遂复得亲幸。后用"蜀赋"为典﹐指后妃求幸之事。
  • 110、蜀犬吠日: 蜀犬吠日shǔquǎn-fèirì (1) 唐·韩愈《与韦中立论师道书》:“蜀中山高雾重,见日时少;每至日出,则群犬疑而吠之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遂以“蜀犬吠日”比喻少见多怪 英 in Sichuan dogs bark at the sun (because it's a rare sight in that misty region)—an ignorant person makes a fuss about something which he alone finds strange
  • 111、蜀殿琼人: 1.指蜀先主甘后故事。甘后容貌美丽﹐先主召入绡帐中﹐取玉人置后侧﹐拥后而玩玉人。
  • 112、蜀帝: 1.泛指蜀的君主。 2.相传蜀帝杜宇死﹐其魂化为杜鹃。后用以借指杜鹃。
  • 113、蜀帝花: 1.即杜鹃花。
  • 114、蜀党:宋哲宗时,朝臣分洛、蜀、朔三党,皆反对王安石新法。以苏轼为首者称为「蜀党」。
  • 115、蜀粹:川蜀的精粹。
  • 116、蜀川: 1.蜀地的川流。 2.指蜀地。
  • 117、川蜀:指四川省。古为蜀国之地,故称。
  • 118、蜀茶: 1.指蜀地所产的茶。 2.花名﹐可供观赏。
  • 119、蜀彩: 1.蜀锦的色彩。比喻绚丽美艳。
  • 120、蜀鄙二僧: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 121、蜀鄙之僧: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文中暗喻天资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 122、抱蜀:抱持祠器。《管子.形势》:"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又《形埶解》:"人主立其度量,陈其分职,明其法式,以莅其民,而不以言先之,则民循正。所谓'抱蜀'者,祠器也。故曰:'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
  • 123、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124、巴蜀:巴国与蜀国。秦汉时,巴、蜀同在今四川省,后为四川省的别称。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LQJU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本义:蛾蝶类的幼虫。后作“蠋”)(2) 同本义蜀,葵中蚕也。——《说文》蜎蜎者蜀。——《诗·东山》。传:“桑蚕也。”欲小则化为蚕蠋。——《管子·水池》鳣似蛇,禹似蜀,人见蛇则惊骇,见蜀则毛起。——《韩非子》(3) 古族名、国名、郡名 ,在今四川一带蜀,西僻之国也。——《战国策·秦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 蜀。—— 汉· 贾谊《过秦论》(4) 又如:蜀江(蜀郡之内的江河);蜀魄(杜鹃鸟的代称。传说蜀君杜宇死后,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蜀王春恨(传说杜鹃春天啼鸣时声音悲切,以致嘴角流血);蜀郡(秦灭古蜀国,始置蜀郡);蜀都(古代蜀国的都城);蜀帝(泛指蜀的君主);蜀叟(古族名。叟中一支);蜀中(蜀,古国名,为秦所灭。有今四川省中部地。因泛称蜀地为“蜀中”);蜀王(蜀国的君王);蜀罗(蜀中织造的轻罗);蜀道(蜀中的道路);蜀栈(蜀中的栈道);蜀本(宋时蜀中刻印的书);蜀山(蜀地山岳的泛称);蜀川(蜀地的川流);蜀茶(蜀地所产的茶);蜀客(指旅居在外的蜀人);蜀国(泛指蜀地)(5) 朝代名 。三国时蜀汉的简称。旧地在今四川、云南、贵州一带蜀兵伤者极多。——《三国演义·失街亭》(6)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蜀之鄙有二僧。——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7) 又如:蜀刀(四川出产的小刀);蜀桐(蜀地所产的桐木);蜀都(古时四川称为蜀,蜀都指今四川省成都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