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血的词语
- 1、理血:理血凡能调理血分,治疗血分病证的药物,称为理血药,以理血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称为理血方。
- 2、下血:证名。即便血。
- 3、灵血:神之血、即流淌在众神体内的血,因为是凝聚了神的小宇宙的奇迹之血,所以拥有伟大的力量和不死性,除此之外还能治疗人类的所有伤痛疾病。
- 4、血便:便血或血便的定义是解出带血的大便,或只解出血而没有粪便。
- 5、血月:通俗点说就是天空出现红色的月亮,血月是一种奇观。
- 6、理血药: 理血药凡能调理血分,治疗血分病证的药物,称为理血药,以理血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称为理血方。
- 7、清血草: 清血草为兰科植物,全草入药,性味:苦,凉。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 8、血色素: 血红蛋白。
- 9、气能生血:血的生成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
- 10、周边血: 受激素刺激而从骨髓中释放干细胞。
- 11、先便后血: 一种病症。
- 12、血月石: 小说中的物品。
- 13、血受:是大连人最常日用语之一,表示特别过瘾,特别爽,特别好的意思。
- 14、血清病: 血清病是指输注异种血清制剂治疗后,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但血清病并不一定都是由输注异种血清引起的,血清之外的致敏物也可引起类似的反应。这种反应均可称为血清病样反应,也有人将它们统称为血清病。
- 15、血虚耳鸣:因血虚所致的耳鸣
- 16、夺血:血液丧失。
- 17、残阳如血:夕阳西下,映衬出的晚霞犹如血色鲜红
- 18、阳虚失血:主要指脾肾阳虚所致失血证
- 19、费尽心血: 犹费尽心机。
- 20、血色黄昏: 一般是指黄昏像被血染色了一样,一般形容壮阔的悲景。
- 21、血山:血崩的俗称。
- 22、满血复活: 再次健康而充满活力。原为游戏用语。
- 23、血肉丰满: 一般用来形容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逼真。
- 24、铁血柔情: 再强的硬汉也有温柔体贴的一面。
- 25、热血柔肠:比喻满腔为正义而献身的热情。
- 拼音xiě,xuè
- 注音ㄒㄧㄝˇ,ㄒㄩㄝˋ
- 笔划6
- 繁体血
- 五笔TLD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xuè名词(1) ∶“血”(xuè)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2) 另见xuèxiě名词(1)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2)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 扬雄《法言》(3)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4) 指妇女的月经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5)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6) 悲痛的泪水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 顾况《伤子》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7) 又如:血泪(8) 血脉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动词(1) 用鲜血涂沾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2)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3) 杀伤,杀害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4)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5) 染,涂形容词(1)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亲附疏,割犯血。——汉· 扬雄《太玄》(2)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3) 喻赤诚 。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4) 喻红色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 李朝威《柳毅传》(5)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6) 另见xiě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