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衲的词语

  • 1、一衲: 指一个僧人。衲,僧衣。
  • 2、祖衲:僧衣。
  • 3、缁衲:僧衣。借指僧侣。
  • 4、云衲: 1.僧衣。 2.借指行脚僧。
  • 5、游衲:谓游方僧人。
  • 6、野衲:指山野中的僧徒。
  • 7、山衲: 1.僧侣的衣服。 2.借指山中的僧人。
  • 8、山水衲: 宋代一种用缯彩裁剪制成的百衲式僧服。
  • 9、僧衲: 1.亦作"僧纳"。 2.僧衣。 3.指穿衲衣为僧。
  • 10、青衲: 指僧衣。
  • 11、千衲:指众僧。衲,僧衣。
  • 12、贫衲:僧尼自称的谦辞。
  • 13、披衲:披僧衣。谓出家为僧。
  • 14、老衲: 年老的僧人。亦为老僧自称。亦有借用于道士者。
  • 15、高衲:高僧。
  • 16、禅衲: 1.僧衣。 2.以指僧人。
  • 17、衲布:又称“纳布”,汉语词语。
  • 18、衲徒: 1.僧人,僧众。
  • 19、衲被: 1.补缀过的被子。 2.宋杨亿写作时,喜以纸片摘录故事,而后缀缉成文,谓之"衲被"。
  • 20、衲衫: 1.宋代武士所穿的一种衫子。 2.僧衣。
  • 21、衲僧:和尚,僧人。
  • 22、衲叶:指佛经。
  • 23、衲线:缝缀用的线。
  • 24、衲头:补缀过的衣服。指破旧的衣服。
  • 25、衲袍: 1.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 2.指缝补过的旧衣。
  • 拼音
  • 注音ㄋㄚ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UMW

基本释义

名词(1) 僧徒的衣服,常用许多碎布补缀而成,因即以为僧衣的代称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休。——白居易《赠僧自远禅师》(2) 又如:衲子(衲为僧衣。故借称僧徒为衲子);衲衣(僧衣);衲袄(和尚所穿的大袖上衣);衲裙(僧人的衣裳);衲帛(丝织物品)(3) 僧徒自称或代称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戴叔伦《题横山寺》(4) 又如:老衲;衲子(指僧徒);衲衣(代称僧人);衲师(僧侣);衲徒(僧人,僧众);衲僧(和尚,僧人)动词(1) 缝补,补缀拘挛补衲,蠹文已甚。——钟嵘《诗品诗》(2) 又如:衲裰(布块补缀成的短袍);纳头(用破布补缀而成的布片子;补丁很多的衣服);衲帛(织绣);衲被(曾经补缀的被子);衲衣(衲头。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衲袍(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3) 引申为缀合而成之意 。如:百衲本二十四史(4) 密针缝纫。同“纳” 。如:衲鞋底;衲线(缝缀用的线) [查看更多]